-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历史分析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历史分析.txt我退化了,到现在我还不会游泳,要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绝对是游的最快的那个世界霸权与印度洋──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历史分析
目录
一、 控制印度洋:拿破仑争霸世界的首选目标
二、控制印度洋:19世纪末英俄在阿富汗狭路相逢
三、会师印度洋:二战中德国和日本的“最后使命”
四、控制印度洋:20世纪末美苏决战阿富汗
五、新棋局 ,老棋谱
大国争霸世界的活动基于对世界地缘政治的基本认识。研究从拿破仑与英国争霸迄今三百多年的世界政治史不难发现:不管大国角逐世界霸权的“棋局”如何变化,但对弈者所用的“棋谱”及其最终控制印度洋的战略目标大体是相同的。
一、 控制印度洋:拿破仑争霸世界的首选目标
拿破仑战争是资本全球化以来法国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并由此开辟资本多极化历史进程的战争。1798年拿破仑在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后,开始考虑取代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战略。基于他对世界地缘政治体系的认识,他向督政府建议在准备渡海对英作战的同时,出兵埃及,进而占领印度,掐断英国所依赖的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线,截断其来自印度的财源。他认为:“要在(印度)这样遥远的战场打胜仗,就必须有一个中途阵地作为进攻基地。埃及离土伦六百法里,离马拉巴尔(位于今印度果阿以南至科摩林角的海岸)一千五百法里,它正是这样一个进攻基地。法国如果能够在(埃及)这个国家里牢固站稳脚跟,那么它迟早会成为印度的主人。广大的东方贸易也会回到红海和地中海这条古道上来。这样,一方面,埃及会代替圣多明各和安的列斯群岛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必然会成为征服印度的道路上的一个兵站。”【2】 “牢固地占领(埃及)这个国家是远征印度整个计划的基础。”拿破仑确实曾计划出兵占领印度,他说:“出兵印度的日期一决定,一支包括十五艘主力舰、六艘巡洋舰和十五艘大运输舰的舰队,就应装载五千名兵士和大批粮食弹药从布列斯特出发。”【3】
拿破仑在战争实践中提出他的关于世界地缘政治及其战略。他说:“埃及是非洲的一部分。它位于古代世界的中心,在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是与印度通商的天然的货物集散地。”【4】 “如果亚历山大(埃及北方港口)的防御工事已经完成,那这个城市就会成为欧洲最强固的要塞之一。”据此就可以“把印度和欧洲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作为自己左右两臂的依靠了。如果只靠当地的条件就能决定城市的繁荣和大小,那么,亚历山大较之罗马、君士坦丁、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更应该成为世界首都了。”“从开罗到印度和从巴荣讷到莫斯科是一样远的。六万大军乘五万头骆驼和一万匹马,带着五十天的干粮和六天的饮水,用四十天时间就可以走到幼发拉底河,再用四个月可以走到印度海岸,出现在渴望摆脱压迫的塞克教徒、马拉提人和印度斯坦半岛各民族中间;”“在占领埃及五十年以后,文明可能通过森纳尔、埃塞俄比亚、达福尔和费赞等地传播到非洲腹地去。”【5】 “法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业已丧失,法国需要有能够抵得上美洲殖民地的新的大殖民地。”【6】拿破仑为打开通往印度的道路,1807年与伊朗国王签订同盟条约:伊朗同意废除英伊同盟,对英宣战,派兵进攻印度并迫使阿富汗一同进攻印度;同意法国假道伊朗进攻印度、为法国供应粮食并为法军开放波斯湾一切港口。 二、控制印度洋:19世纪末英俄在阿富汗狭路相逢
拿破仑战争失败之后,俄国一跃成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大国争霸世界的主角转移到英国和俄国之间,与此同时,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美国作为新兴的一极,也在大西洋的西岸悄悄崛起。
彼得一世和叶卡德琳娜统治时期(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是一段对未来俄国具有奠基性意义的时期。1682年彼德一世即位随后便开始为俄国争夺出海口的战争,通过历时21年的“北方战争”,俄国打败瑞典并于1721年与瑞典签订尼斯塔德和约,俄国获得北方出海口。1762年叶卡德琳娜即位,继续彼德一世向世界扩张的事业,调兵南下,迫使土耳其签订库楚克?开纳吉条约(1774年)和雅西条约(1792年),俄据此占领阿速夫、刻赤等地,取得在黑海海峡自由航行的权利,获得土耳其对克里米亚合并(1783年)的承认,并将俄国疆土扩展到第涅伯河。
然而,当时沙俄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大西洋,而是印度洋。1725年彼德一世临终前在遗嘱中向后继者明确了他关于世界地缘政治的思想及争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尽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和印度,谁统治那里,谁就将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不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都要挑起连续的战争。在黑海边上建立船坞,在黑海边和波罗的海沿岸攫取小块土地,这对实现我们的计划是必要的。在波斯衰败之际,突进到波斯湾,如有可能应重振古代与黎凡特(今中东和巴尔干南部)的贸易,推进到印度,它是世界的仓库。达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再需要英格兰的黄金了。”【7】 俄国和英国在联合与拿破仑作战的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