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中国历史(7年级).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图版中国历史(7年级)

中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 《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天津市耀华中学 李 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方面。通过对宋代社会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古代诗词等资料中捕捉信息,形成历史表象的能力。 2.方法与能力 运用图片、影像资料、宋代诗词等,创设宋代市井生活的场景,并通过“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经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 2.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走进宋代的社会生活,克服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本课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组成,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宋代的社会生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现《清明上河图》,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创设情境。 (二)教与学 教师: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描述图中的风光和景象。 提问:从汴河码头的繁忙景象中,从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只上体会到了什么?(宋代商业的繁荣)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商业的繁荣来源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而社会生产的进步必然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 学生:分组浏览《清明上河图》,观察人们的衣食住行。 衣 教师提问: 在画面上共发现了哪几类人?(商贾、官吏、士绅、轿夫、挑夫……) 怎么判断画面人物的身份和职业?(衣着服饰、神态、使用的交通工具等) 通过问题引出宋代服饰的特点: a.宋代的服装体现了等级性和不同的行业特点。这是宋代服饰的一大特点。北宋初年,曾对各级官员的服色做出严格的规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两色。教材上的这一袭官服应该是五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员的服装。但在非正规场合,宋代市民的服饰则呈现舒适化、非等级化的趋向。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b.宋代的服饰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 c.衣料以丝麻为主,丝绸主要供富贵人家享有,南宋时棉布也开始流行。 d.女子缠足的陋习在宋代开始盛行。 住 教师提问:(1)在汴梁看到了哪些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官衙、庙) (2)城市和乡村的民居有哪些不同? a.城市瓦房,农村茅屋。教师给学生展示各类住房的图片,便于学生认识和比较。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比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稍富裕的人家,茅屋和瓦房相结合,组成一组住宅。城市平民的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覆盖瓦。富裕的人家,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贵族官僚的宅第则相当豪华,前堂后寝,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 b.在室内家具方面,高脚桌椅板凳已广泛使用。引导学生观看教材插图,指出宋代高脚桌椅已经相当普遍,室内家具的布置也有了一定的格局。富裕人家的厅堂中,多在屏风前正中央放置一桌两椅,供宾主对坐,两侧又各有四椅相对。 行 教师提问: (1)在东京看到了那几类交通工具?(船、人力独轮车、牛车、驴车等) (2)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有何差异?(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或骡子,平民百姓和商人都可以坐轿。)根据此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研习升级”中的“智能开发”。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人位于士农工商的底层,受到人们的歧视,汉代就有不准商人“衣丝乘马”的规定,唐朝也不允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但在宋代,商人不仅可以乘车还可以坐轿,并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这些变化反映出宋代社会生活的哪些信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宋代需要商人互通有无。) 食 学生:以“点菜”的方式介绍宋代的名菜。(东坡肉、包子、宋嫂鱼羹、百味馄饨、茶、甜豆汤、木瓜汁等)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宋代饮食的特点: a.主食:北面南稻 b.肉食:北羊南猪 c.饮料:茶、酒 城市文化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瓦舍的用途(市民娱乐中心)和勾栏内的演出项目(中外乐舞、评书、杂技、戏剧等)。启发学生分析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大众化(市民参与的普及性)。 丰富的节日生活 教师: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