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中草药鉴别和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常用中草药鉴别和应用

《临床常用中草药鉴别与应用》 第一章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主产山西、甘肃、河北等地。 【性状鉴别】药材呈细长圆柱形,茎节明显,节节上有细小膜质鳞叶,茎表面淡绿色或黄绿色,多粗糙,有细纵棱节。有的带少量木质茎。质脆,易折断。饮片多切寸段或咀段,切面外层淡绿色或黄绿色,髓部红棕色,粉性,直径多为1~2mm。气微香,味微苦涩。但草麻黄少分枝,木质茎少,有细长脊棱,节明显;中麻黄分枝较多,常带较多木质茎,直径略粗,可达3.5mm,细纵纹粗糙,触之糙手;木贼麻黄茎多分枝,常带灰棕黑色的长木质茎,触之多无糙手感。 【品规与质量标示】以茎色淡绿,手拉不脱节,折断时有细粉飞出,内心充实有朱砂点,味苦涩者为佳。 【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主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及鞣质、挥发油等。主要有发汗、止咳、平喘、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体、利尿、中枢兴奋等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系统、免疫功能、肌肉收缩与代谢的影响。 【功效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喘咳证、皮肤瘙痒证、风水证、寒邪凝滞经脉诸证、尚用于黄疸、小儿遗尿、风寒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常可辨证配伍用之。 【用法用量】发汗解表,散寒通滞,利水消肿多用生麻黄;平喘止咳多用蜜炙品;小儿、老人及体虚之人多用麻黄绒或蜜炙麻黄。入汤剂3~10g,入丸散1~3g。 【使用注意】①本品可致不良反应,并涉及心脑血管,神经、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如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血压升高、胸闷、心悸、气促、烦燥不安、汗出、头痛、失眠等多种反应,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而死亡。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及肾虚喘咳者忌用,高血压、失眠,烦燥易怒者慎用或忌用,老人及体虚者慎用。③用量一般不宜超过10g。④本品与强心苷类、肾上腺素类、吩噻嗪类、氨茶碱、单胺氧化酶抑制药,抗生素部分降压药等化学药物有配伍禁忌。⑤入汤剂一般不宜久煎。 【附记】1、非正品:①丽江麻黄,主产云南、贵州等地,为同科植物的茎枝,呈长圆柱形,较粗壮,有较粗深的明显纵沟纹,节间较长达2~6cm,节上具膜质鞘状叶。②膜果麻黄,亦为同科植物的茎枝,茎表面棱脊不甚明显,较浅细,节间较长,可达6cm,鳞叶二裂,有时茎卷曲。另外,尚有藏麻黄、单子麻黄、矮麻黄等同科植物的茎枝,在少数地区为习用品。 2、混伪品:有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干燥全草,在个别地区伪充麻黄入药,应注意鉴别。 桂枝 桂枝,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主产广西、广东等。 【性状鉴别】枝条圆柱形,有分枝,最细枝略呈四棱形,直径2~9m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微有光泽,有纵皱纹,叶痕,芽痕及细点状皮孔,较粗枝条皮部作环状横裂,细枝皮部易剥落而露出红棕色木部,髓部略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饮片多横切成厚薄不一的片或小咀段,皮部棕红色,可见一条浅色环带,木部较宽,淡黄色,中心髓部棕红色。 【品规与质量标示】以枝条嫩细均匀,色棕红,气香浓者为佳。 【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主含挥发油,油中含桂皮醛、莰烯、苯甲醛,A—榄香烯,B—草澄茄等。具有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改善心功能及微循环等药理作用。 【功效主治】散寒解表,温经通阳、除风祛湿。用于风寒表证、胸痹痹蒿茞鼻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折断,断面浅黄色发汗解表,温止呕,温肺止咳发散风寒,行气宽中,也可安胎止呕,还可解鱼蟹毒,适用于风寒表证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Jiang xiangru”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青香薷”,后者习称“江者薷”。主产江西,广西、湖南、湖北等地。 【性状鉴别】①青香薷,基部紫红色,上部黄绿色或淡黄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茎方柱形,基部类圆形。质脆,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或脱落,叶呈长卵形或披针形,暗绿色或黄绿色,边缘有疏浅锯齿。气清香而浓,味微辛而凉。②江香薷,表面黄绿色,质较柔软,边缘有5~9个疏浅锯齿。 【品规与质量标示】多为统装,传统认为“江香薷” 优。 【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主含挥发油,油中食 香草粉,香荆芥酚,百里香粉,聚伞花素等,以及黄酮类成份。具有解热、镇静、镇痛及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功效主治】发汗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