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发明及发展历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胡的发明及发展历史

摘录:二胡的发明史 2008-04-19 10:18 《中国胡琴之“第一”》 ? (潘朝茂收集整理) ? (一)、胡琴类乐器及其配件 1、中国民族乐器之首——二胡。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作为胡琴家族中的主要成员,二胡在全国各地区的使用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在民乐团中是主要的旋律乐器,在几乎所有的地方戏中都使用二胡作主奏乐器,是很多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和主奏乐器,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刘天华将二胡推向艺术舞台至今,二胡的演奏水平和二胡乐器本身的质量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之首。 2、二胡最早的雏形——奚琴。奚琴是隋唐时期居于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少数民族奚部落所使用的一种乐器,奚琴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胡琴类乐器的鼻祖。唐代奚琴传入中原,当时称为嵇琴。唐宋时期的奚琴(嵇琴)有弹弦和轧弦并存的演奏方式,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为用马尾毛制成琴弓来拉奏的胡琴。“胡”是中原人对游牧民族的泛称,同时表明这种乐器源于草原,后来汉族又根据胡琴的两弦称之为二胡。 3、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和图片数据——宋代陈旸的《乐书》。该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1068一1085)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共200卷)。其下篇(96一200卷)称《乐图论》,有关乐器的论述不仅有文献依据,尺寸规格,而且有540幅插图列于其间,使人一目了然。《乐图论》里记载了一种和二胡相似的乐器“奚琴”并附有插图:“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从插图看,奚琴没有千斤,二个弦轴与今天的二胡方向相反,琴杆上节点突出,好像是用竹杆制成。琴筒与今天的二胡基本相同,琴筒上蒙的是蟒皮还是木板,从插图上很难判断,但琴码俨然在目。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和图片数据。 4、最早记载嵇琴的文字——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宴荣山人池亭诗》:“竹引嵇琴人,花邀戴客过。” 5、最早记载“胡琴”的文字——唐代大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军置酒饮客归,胡琴琵琶与羌笛。”但许多人认为这里的“胡琴”不是指二胡的前身拉弦乐器,而是指由胡部所传入的弹拨乐器。 6、关于马尾胡琴最早的文字记载——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五记自作《凯歌》其三之中有这样的诗句:“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忧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7、最早进行二胡型制改革的人——周少梅。20世纪初,江阴顾山镇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在常熟周万兴胡琴店周荣根、陶洪茂技师的支持和配合下,将二胡的琴杆增长至90公分(现在二胡的内弦转轸为那时的外弦转轸位置),改选瓜子蛇皮为琴膜,琴筒加大,更换琴弦(将内外两丝弦都加粗,定弦的音高也随之降低了三至四级音),配置软弓等使二胡的音量、音色有了很大改进。 8、二胡生产加工历史最早的城市——苏州。苏州是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的发源地,其乐器制作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南宋时期已有乐器作坊,而且从家庭手工业逐步演变到了专业化的作坊生产,出现了专门以制作乐器为主的一条街。到清康熙年代,苏州的乐器制造业已繁荣鼎盛、饮誉全国。乾隆年间,“苏州即有数户人家,主要产品是鼓、笙、笛箫、胡琴等”。嘉庆初年,苏州的乐器制作已颇具规模,建立了民族乐器行会组织,统辖江浙一带乐器店行。同治年代,“金石丝竹,无不具备。”。 9、最早的月弯头二胡和逥纹头二胡——20世纪30年代,著名演奏家蒋风之设计了顶部呈半月形,琴筒为六角哑铃式的二胡,这就是解放前被称为“蒋氏南胡”的二胡。周万春乐器号店主、著名民族乐器制作师周荣庭(1907~1975) 根据蒋风之、陆修堂等人的要求并协同探讨,制作了洋山柄头二胡(现月弯头)和逥纹头二胡。 10、二胡“宋官帽”琴头和“大叶千秋”琴头的创制人——台湾“胡涂二胡工坊”制琴名师涂明顺(自称“胡涂”)。 11、直边蛋型筒二胡的改革者——熊正林、封明君。改革时间:1973年,特点:音量大、高低音平均、音质纯正、统一。 12、方圆筒(前八后圆)二胡的研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曾组织成立民族乐器试制组试制了一些二胡及其它民族乐器,对不同大小、长短和圆形、六方形、八方形的二胡琴筒进行过测试。70年代,新影乐团的汤良德研制了前方(八角)后圆的二胡,而且花板是可以转动调节的半月形,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声音的传导进行调节。1975年中央音乐学院王国潼和北京民族乐器厂满瑞兴研制成功琴筒长133毫米,前口纵向直径86毫米,横向直径92毫米,后口内径84毫米的方圆筒琴。琴筒中央加装一个小竹筒,目的是增强高音区的音量。前口成扁八角型,目的是要使擦弦点降低,以增加音量与音色的稳定性。王国潼和满瑞兴的这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