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上都、大都间相互关系及地位
元代上都、大都间相互关系和地位
--------------------------------------------------------------------------------
内容摘要:上都、大都都是中国元代的都城,都是元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两个都城都有着举足重轻系国家安危的重大作用。两都是兄弟城,是姐妹花,共同承载了元代百年的宏伟大业。上都之为上,是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前建立的草原都城,在连接草原与中原之间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在政治和军事上尤其显得重要。大都之为大就是建制大,份量重。尤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在国力的体现方面,尤其显得重要。
关键词:历史文化 元代两都 两都巡幸制
中国历史上的元代,是第一个少数民族主政的中华大一统的时期。在中华广袤疆域的范围内各民族有了空前广泛的交流和融会。中原、草原、西域融会一体,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西域文明深入交汇,呈现了多元共荣异彩纷呈的局面。
蒙古族入主中原,接受了儒家文化,也把游牧文化带到中原。多都制就是游牧民族建国的一种方略。契丹建辽,女真建金,都是实行多都制。元代实行两都制是游牧文化的体现,也是大元帝国政治、经济、文化治理的需要。
元代设立上都和大都。上都,也称为上京、滦京和夏都,每年三、四至八、九月皇帝和朝廷大批的扈从官员由大都到上都办理朝政。秋凉以后回到大都,在大都理政。每年往返一次。大都,元代的首都,也称为冬都,曾是金代的中都,也称燕京。
上都、大都都是中国元代的首都,都是元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两个都城都有着举足重轻系国家安危的重大作用。两都是兄弟城,是姐妹花,共同承载了元代百年的宏伟大业。
上都之为上,是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前建立的草原都城,元世祖忽必烈在此经营了“金莲川幕府”,又在此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里被称为“圣龙起飞之地”。在连接草原与中原之间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在政治和军事上尤其显得重要。
大都之为大就是建制大,份量重。尤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在国力的体现方面,尤其显得重要。朝廷的建制以大都的为大,上都的为分署。中华的富裕繁华在大都有着更多的体现。
两都巡幸制是元一代的重要政治体制
我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一般都采用两都或多都巡幸制度。元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和女真建立的金朝都是五都巡幸。辽朝设立上京、中京、南京、东京、西京,以五京为中心划分五大行政区域,称为五京道,道下设府、州、郡、县,投下军州、边防城等地方政权机构。金朝沿袭辽朝行政制度,也设五京,将全国划为十九路。大都就是金朝时的中都,元代初期设立燕京行省,后称中都,1264年改称大都。
上都建造于1256年到1259年,当初称为开平。《元史》记载,“国初,置开平府。中统四年,改上都路总管府。”(注1)当时,忽必烈作为藩王总领漠南军国庶事,驻金莲川。主持选址和总策划的是元世祖的重要谋臣刘秉中。董领工程的是真定藁城人董文炳(注2)真定获鹿人贾居贞、州丰县人谢仲温。开平城是元代建立的第二个草原都城,建在草原的南缘,成为连接草原与中原的中枢纽带和战略要地。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召集忽日勒太(蒙语:会议),接受推举登上皇位,开平成为临时首都。中统四年(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注3),同年建立了上都路总管府。(注4)。此后,有五个元帝国的皇帝在此接受推举登上皇位。一直到1369年元惠宗撤离上都,上都兴旺辉煌百余年。上都被称为“圣龙起飞之地”。
当时的大都与上都齐名,曾是金朝的中都,称燕京。1260年忽必烈在上都即位后,置十路宣抚司,燕京路宣抚司为其一,后改为燕京行省。1264年确定为元帝国的中都,后改称大都。大都是直接牵动和维系中原的中枢。水、陆交通便利,物宝天华,集中原的繁华富贵,成为帝王之乡。两都相比,各有所长,不可或缺,成为大元帝国的双璧。有的学者认为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注5) 那也只是一家之言。
元帝国实行两都制。上都又有上京、滦京、夏都之称。每年三、四至八、九月元帝国的皇帝带领百官在此驻夏,处理内政外交诸事。皇帝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在这里处理朝政大事。这里专门设置了各官衙的分省官署。如上都中书省、御史台、翰林国史院枢密院、集贤院、大司农司、大宗正府、蒙古翰林院、宣政院、宣徽院、太医院、将作院、通政院等等。(注6)皇帝每年巡幸上都,上至宰执大臣,下至百司庶府,都以其职分官扈从。(注7)上都城的管理机构是上都留守司,留守司的达鲁花赤、留守为正二品大员,与右丞、左丞、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重要官职同一级别。(注8)
开平与燕京在未明确两都之前就显现出它们的特殊地位。1260年3月,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即位不久,从开平至燕京便开通了急递站铺,转递朝廷的重要公文奏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