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理学-5法的实施、法律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分类 三、法律责任本质的多重二元性 法律评价与道义评价的统一; 主体自律性和社会他律性的统一; 行为的应受谴责性与国家强制性的统一; 行为自主选择性与社会制约性的统一。 四、法律责任的功能 1)报应功能 2)预防功能 五、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第1款“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18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问题: 什么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只有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或状况,才能够追究某个法律主体的法律责任? 1)责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自然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法律责任能力。 关键:主体是否适格 2)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 V. 违反约定义务 作为 V.不作为 3)损害后果 ☆注意☆ 有些特殊的法律责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产生的,并不以违反法律义务为前提; 单纯的思想意思活动是不能构成违法行为的; 人在受到不可克服的力量和强制而完全丧失自由的条件下,被迫所谓的违反自己意志的行为也不构成违法行为。 违反法律的行为侵害社会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类型:物质性V.非物质性;直接V. 间接;现实V.可能 损害结果有时和侵害行为不可分离,即行为本身即意味着一种现实的社会损害,如刑法中的行为犯(例:颠覆国家政权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 损害结果必须有可能通过法律证据来证明其实际发生或可能发生。 4)因果关系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能够通过法律来证明损害结果是由于侵害行为所引起的因果关系。 5)心理状态 过错,一般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或他人利益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损害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过失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或者他人利益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损害结果的心理状态。 《唐律?斗讼律》中所谓“六杀”:“谋杀”是指预谋杀人;“故杀”是指事先虽然没有预谋,但是情急杀人时已经有杀人的意念;“斗杀”指的是在斗殴中过于激愤而失手将人杀死;“误杀”是指由于种种原因错置了杀人对象:“过失杀”,指“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即出于过失杀人;“戏杀”指的是“以力共戏”而导致杀人。 无过错责任: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其主观上有无过错,根据法律规定均应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主要体现在特殊的民事侵权案件。例如《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六、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 归责:指国家专门机关以及获得国家授权的其他社会组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将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归结于特定担责主体的专门活动。 游街示众:不当的法律责任追究方式 七、法律责任的免除 概念:责任主体的侵害行为符合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由于符合法律的特别规定而可以免除或者部分地免除其责任。 注意: 法律责任的免除以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为前提; 不同于无责任(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不可抗力等); 也不同于逃避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免除的情形 1、时效免责 对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终了以后经过一定期限便不再继续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情形。 例:《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137条:“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3、补救免责 那些实施了违法行为并造成相应的侵害结果的情形中,如果侵害者在国家机关追究以前采取措施,补救侵害结果,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例:《刑法》第24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不诉免责 适用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例:刑事自诉案件(虐待、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遗弃) 4、协议免责 基于违法者与受害人之间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主协商,由受害人免除侵害人的法律责任的情形。 例子:“私了” 6、坦白、立功免责 那些违法犯罪后能够主动向国家有关机关坦白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有立功表现行为而获得免责的情形。 例:《刑法》第67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政排水管道气囊封堵施工规程》.pdf
- TOPRAAD920印刷模切开槽机.pdf VIP
- 单相整流电路建模与仿真.doc VIP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工程概算预算审核方案(3篇).docx VIP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