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天一大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一大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天一大联考(原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 语文·答案 1.A 2.C 3.D 4.B 5.C 6.D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1)班彪既厌恶隗嚣的话,又感伤时世正艰难,就写成了《王命论》,认为汉朝继承尧德,不是凭借欺诈和武力得到的,他想用这些使隗嚣感悟。(关键词“疾”“致”“感”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从太初以后,历史空缺没有记载,后来好事之人常有编写汇集当时的事情的著作,但是大都庸俗浅薄,不足以接续司马迁的史书。(关键词“阙”“缀集”“踵继”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班彪字叔皮,扶风郡安陵人。他性情沉静稳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更始皇帝败亡,三辅地区大乱。当时隗嚣在天水招聚部众,班彪因避难投奔隗嚣。隗嚣询问班彪说:“从前周朝灭亡,诸侯国一齐争雄,天下分裂,上百年以后才平定下来。想来这是合纵连横的故事在当今重又发生吗?将乘着朝代的更替而有一人借此时独掌天下吗?希望您谈一谈。”班彪回答说:“周朝的衰败与兴盛,和汉朝很不相同。过去周朝爵位分为五等,诸侯执政,周朝根基已经衰微,而诸侯国枝叶却很强盛,因此在其末世有合纵连横的事情,这是形势和命运所决定的。汉朝继承秦朝制度,改设郡县,君主具有独自决断的威严,而臣子却没有长期的权力。到了王莽独揽朝政,趁机窃取帝位。危难从上边兴起,其伤害却没有波及人民。当今的雄才豪杰中统领州郡的人,都不具备七国争雄的资本,且百姓赞美汉朝,这种思念仰慕汉朝恩德的心情,已经可以知晓了。”隗嚣说:“您谈论周、汉两代的形势还可以,至于仅仅看到愚昧的百姓熟记刘氏名号的缘故,就说汉室又将振兴,就不准确了。从前秦国丧失政权,刘邦起兵夺得天下,当时的人们又有谁知道汉呢?”班彪既厌恶隗嚣的话,又感伤时世正艰难,就写了《王命论》,认为汉朝继承尧德,不是凭借欺诈和武力得到的,他想用这些使隗嚣感悟。隗嚣却始终不醒悟,于是他就躲到河西去了。河西大将军窦融任用他为从事,非常恭敬地对待他,以师友之道和他交往。班彪就替窦融出谋划策,服事汉朝,并统领西河与隗嚣对抗。等到窦融被征召回到京城后,光武帝问道:“你呈上的章表奏折是谁参与写作的?”窦融回答说:“都是从事班彪写的。”光武帝向来听说班彪的才华,便召他进宫进见,令司隶推举他为茂才,任命他为徐县县令,(后来)因病免官。班彪既才华卓越又喜好写作,因而他就把精力集中用在历史典籍上。武帝时,司马迁写成了《史记》,从太初以后,历史空缺没有记载,后来好事之人常有编写汇集当时的事情的著作,但是大都庸俗浅薄,不足以接续司马迁的史书。班彪就继续搜集前史遗事,参考不同的见闻,创作了后传数十篇,并借机斟酌前代史书,评论其正误得失。班彪后又被征召到司徒玉况府。当时太子刚刚确立,许多诸侯王国同时被分封,但是官员还没齐备,师、保一类官员多有空缺。班彪上书说:“孔子说‘人的本性原来是接近的,后来由于学习不同才变得不一样’。贾谊认为‘跟好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不会不做好事,就像生长在齐国不能不说齐国话一样。经常和坏人住在一块,就不会不做坏事,就像生长在楚国,不能不说楚国话一样’。所以圣人慎重地选择他居住的地方和结交的人,谨慎地对待自己所习以为常的事。”章表呈上,光武帝接受了班彪的建议。后来司徒推举他廉政而封为望都长,官吏百姓都爱戴他。建武三十年,班彪五十二岁,死在任上。他写作的赋、论、书、记和奏事总共九篇。评论说:班彪身为博古通今的儒者和杰出的人才,置身于危难动乱之中,行为不逾越道义,言语不背离正轨,守志不背弃他人,他坚守道义、恬静淡泊的志向是多么的坚定呀!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春上凌歊台,对江山多娇的喜爱之情;(1分)②山重水复,汴京不见的去国难归之愁;(2分)③独处异乡,无人倾诉的孤独寂寞之愁。(2分)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含义:运用比喻,以“飞花”喻指乘风直上而舞态翩跹的得意之人,用“坠絮”比喻遭谤被逐、堕地沾泥而了无痕迹的词人形象。(2分)作用:①用“飞花”反衬“坠絮”的形象,突出词人遭遇的凄苦之情。(2分)②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通过眼前的“飞花”“坠絮”之景,表现词人之愁。(2分)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1)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句1分) 11.(1)AD(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有担当,有责任感。国难之时,并未置身世外,与学生成立正声诗词社,用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坚守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情。②坚毅不挠。她年轻时便遭逢战乱,岁月飘摇动荡,人生晚景的后20年中,与丈夫生离两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