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4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突破古代中国的书画艺术 1.图示解史——巧记“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2.图片探史——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史论突破 图片分别是文人画和风俗画。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亮点,与宋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有关。风俗画的出现体现绘画艺术逐渐由贵族文人独有的享受转向大众化、通俗化和实用化。 突破古代文学艺术的特征 史论归纳——中国古代文学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恢弘气势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时期: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考点三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应用体验】 1.中国科技代表成就 麦柯迪:“……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秩序。” [问] 材料指的是哪一事件?目前体现我国航空航天最高水平的科技工程是什么? 答案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 2.认识中国科技的开拓者 某历史学习小组打算作关于“新中国尖端科技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的主题研究。 [问] 试列举可能会被纳入研究范围的科学家。 答案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邓稼先——“两弹元勋”;李四光——地质力学;华罗庚——数学;吴阶平——泌尿外科等。 3.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 [问] “双百”方针体现在文艺上是怎样的要求? 答案 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 4.《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指出:“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 [问] 该“意见”主要反映了现代中国教育中哪一件重大史实?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 恢复高考制度。意义: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迈出了教育复兴的重要一步。 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邓小平:“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国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 [问] 试列举我国政府为此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答案 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识记类 误以为“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国性混乱,导致我国重大科技成就出现空白 辨识 “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在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等。 理解类 1.对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侧重点认识不清 辨识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冲破美苏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国防科技,以维护国家安全。80年代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把“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理解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在于教育致误 辨识 (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纠错模板】 缺乏对材料信息的深度解读 [例] 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进行比较说明。 误答 材料反映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情况。当时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忠诚、朴实”及发展业余学校识字教育,有利于为新中国经济恢复与建设培养人才。 正解 信息:图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众新教育(或专业培训和扫盲教育)发展。 突破现代中国科技发展 图片探史——新中国高新科技发展的意义 史论突破 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新中国高新科技发展的意义:经济上,重大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因素;国防上,有利于我国国防事业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环境;政治上,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国际上,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突破现代中国的教育和文化方针的意义 1.史料探史——“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 史论突破 “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贯彻“双百”方针后,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图示解史——现代中国的教育 3.归纳总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通过教育培养大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