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中学教学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共22页 * 垛田初中 王兴远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共22页 * 欣赏图片 共22页 * 3、比例尺通常化成1:n的形式? 活动一 比例尺 1、如何计算比例尺? 2、比例尺有单位吗? = 图 上 距 离 比 例 尺 实 际 距 离 共22页 * 1.已知A、B两市的实际距离是300km,量得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是5cm,则这地图册的比例尺是____; 2.若在此地图册上量得A、C两市的距离是16cm,则两市的实际距离是_km. 随堂练习 注意:单位必须化统一且比例尺跟单位的选取无关. 共22页 * 关注生活 观察书P82地图, 这两幅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8000000,1(1)分别在两幅地图中量出南京市与徐州市、南京市与连云港市之间的图上距离. (2)在这两幅地图中,南京市与徐州市的图上距离的比是多少?南京市与连云港市的图上距离的比是多少?这两个比值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共22页 * 试一试: 在不同的比例尺的两副江苏省地图中,设南京市与徐州市的图上距离的分别为a、b,它们的比为a∶b或 表示图上距离的比;南京市与连云港市的图上距离的比分别为c、d,则c∶d或 表示图上距离的比,这两个比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共22页 * 结论:a∶b=c∶d或 (b≠0,d≠0) 1、线段成比例 这四条线段中,如果两条线段的比(两条线段长度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即称a、b、c、d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或称a、b、c、d为成比例线段). 那么a、b、c、d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d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c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叫做a、b、c的第四比例项; 共22页 * 2.比例的性质 (1)如果a∶b=c∶d,那么ad=bc; ①外项积=内项积 ②对角相乘 ③去分母 如果ad=bc (b≠0,d≠0),那么a∶b=c∶d (把a∶b=c∶d叫做比例式,ad=bc叫等积式) 共22页 * 3.比例中项 在 中,我们把b叫做a和c的比例中项.由 可得b2=ac; 共22页 * (1)下列各组线段中,长度成比例的( ) A、2㎝、3㎝、4㎝、1㎝ B、1.5㎝、2.5㎝、4.5㎝、6.5㎝ C、1.1㎝、2.2㎝、3.3㎝、4.4㎝ D、1㎝、2㎝、2㎝、4㎝ 试一试 共22页 * (2)已知线段m、n、p、q的长度满足 等式mn=pq,将它改写成比例式的形式, 错误的是 ( ) 试一试 A、 B、 C、 D、 共22页 * 例1、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16cm,求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典型例题 共22页 * 例2、已知四条线段a、b、c、d,a=8cm,b=4cm,c=5cm,d=2.5cm,试问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吗? 典型例题 共22页 * 例3、(1)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a=2cm,b=3cm,c=6cm,求d的长度; 典型例题 (2)已知a=2cm,b=3cm,c=6cm,请你添加一条线段,使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共22页 * 2.比例的性质 (2)∵ , ∴如果 ,那么 . (3)∵ , ∴如果 ,那么 . ……叫合比性质 ……叫分比性质 共22页 * 2.比例的性质 (4)如果 那么 ……叫等比性质 共22页 * 例4、若 则 ; ; ; 典型例题 共22页 * (1)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m的测杆的影长为2.5m,那么影长为30m的旗杆的高是 ( ) A、20m B、16m C、18m D、15m 练一练 共22页 * 练一练 (2)已知a、b、c均为正数,且 ,则下列四个点中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坐标是 ( ) A、(1, )B、(1,2) C、(1, ) D、(1,-1) 共22页 * (3)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 ,其中a=3㎝,b=2㎝,c=6㎝,求线段d的长. 练一练 共22页 * 归纳总结 1、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3、应用比例性质解决问题.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