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物热学试验5
熱學實驗五 熱輻射
前言:
所謂的熱(heat)是指系統與環境溫度不同時所轉移的能量,熱輻射係指特定溫度下的物
體藉由電磁波和環境作能量交換。如果一個物體的溫度比外界高,釋放能量就會大於吸收
能量,使其溫度降低。熱平衡時,即表示熱的吸收率=放射率。物體的熱輻射譜是連續的,
並且和物質本身的種類無關,只和溫度有關。所謂的黑體係指,照射在物體上面的電磁波
會被該物體完全吸收。
1. 目的:
驗證熱輻射定律M e T4 ,比較不同表面的熱輻射。
2.原理:
名詞定義:
輻射度(radiance) M e =物體表面溫度T 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所發射的總能量
輻照度(irradiance)E=在單位時間內,照射在單位面積上的總能量
反射比(reflectance) ρ=反射與輻照功率比
吸收比(absorptance) α=吸收與輻照功率比
足標定義:
e :發射率(emissivity) ,B :黑體(black body) ,r :室溫(room temperature) ,
D :偵測器(detector)
物體表面都會發射電磁波,輻射度與表面的溫度及性質有關,吸收比α=1 的物體叫黑
體,由實驗或統計力學計算知黑體的輻射度為
M T4
B
M
上式稱為Stefan-Boltzmann 定律,T 為物體絕對溫度 , 為黑體的輻射度,
B
2 4
k 8 W (k 為boltzmann 常數、 為planck 常數除以2 π、c 為光
2 3 5.6710 m2 k4
60c
速) ,非黑體的輻射度常用以下近似關係描述:
M T4
e
ε與表面性質有關,稱為輻射比(emissivity) ,由定義,黑體ε=1 。
假設物體不透明,並與環境達到熱平衡,吸收和放射的能量相等
E Mr Me E MB
當物體為黑體時E M B (熱平衡)
E 為環境之輻射,假設環境表面積遠大於輻射體表面積,E 受物體影響極微,將黑體換成
非黑體時E 不變
1
(1)E E MB MB
故任意物體在熱平衡時
0 10 1 ,黑體也是同溫度的物體中,輻射度最高者。
測量熱輻射時,除了待測輻射體之外,感測器本身也有熱輻射,而其電壓正比於吸收與
發射輻射量之差,假設感測器是黑體,待測輻射面之大小遠大於感測面之大小及二者間
之距離,輻射面平行於感測面,則由對稱性,輻射流垂直於感測器接收面,所測得的輻
射通量MA 為
MA M A M A
e D
M
A 為感測器接收面面積, 、 及M 分別為輻射體、感測器及實驗所測得的輻射度。
M
e D
感測器在室溫( T )時
r
4
M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给领导写信挽留他.doc
- 给风的一封信(500字)作文.doc
- 绚丽多彩的秋(400字)作文.doc
- 绝世唐门改写.doc
- 绝世唐门结局续写怀孕.doc
- 绝世唐门结局续写.doc
- 绝世唐门续写之结婚.doc
- 给陈老师的一封信(400字)作文.doc
- 统计行政指导建议书.doc
- 续写 the chaser [1500字].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