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求曲线下面积
实验测定药动学参数 单次静脉给药药动学参数 直接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可较为准确地估算药动学参数 但此法有损伤 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In C =-kt+ InC0 InC-InC0=-kt In C/C0=-kt C/C0=e –kt C=C0e –kt lg C = -kt lg e + lgC0 lg C = -kt/2.303 + lgC0 将药物浓度对数化后,对时间作图,利用线性回归法可求出直线。 根据 log C = -kt/2.303 + logC0可知,此直线的斜率为-k/2.303,截距为logC0 ,可直接求出的药动学参数是K,C0,间接求出t1/2、AUC。 如果已知给药剂量,可求出Vd,Cl。 C0的数据虽然无法直接得到,但可根据直线外推至与纵轴相交处,即为C0。 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附:线性回归法简介 即直线回归法。其主要思想是:对实测的各点划一条直线,使这条直线对各点的平均误差最小。这条直线就能最大程度地体现这些散点所决定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这是药动学中广泛应用的基本数学方法。 如何得到这条理想的直线? 将每一个实测点距这条理想的直线的距离平方,将各点距离的平方加起来.如果这个平方和最小,则这条直线就是我们要找的。 其中,b较易直接求出,而a则可以求出b后以代入法求出。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r的定义如下: r跟n有关。当我们所取样的点较少时,要求r值比较大。一般我们取样4~5个点,这种情况下r一般要达到0.999以上。 当n很大时,r值即使达不到0.999仍可认为相关性较高。 相关系数r界值表(部分) 计算: “线性回归”一词的来历 英国数学家高尔顿(Galton)研究父高与子高的规律时,得出如下关系式: Y=0.516X+85.67, 单位:cm. 发现父亲的身高特别高的,儿子的身高略低于父高;而父亲身高特别矮的,儿子身高略高于父高。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回归”。 血管外给药 血管外给药包括肌注、口服、经腔道给药、经皮给药等。 除控释制剂外,通常按一级动力学速度吸收。药物的消除亦通常为一级动力学。 公式推导 血管外给药存在两个因素:一是药物在给药部位的吸收;另一个是药物在体内的消除。 药物的吸收一般是一级动力学过程,而药物的体内消除亦是一级动力学过程。 在此基础上建立方程。 参数的求算 主要参数有: K,Ka、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AUC、迟滞时间(Tlag) 。 剩余法(残数法)求K、Ka 原理:当t充分大时,可以近似认为此时吸收已经忽略不计,只剩下消除过程。因此可以将时间-浓度曲线末端几点对数化,作直线回归,求出K。 将按末端点求出的K代入公式,得到外推至吸收相时的理论上的浓度值。 将末端外推的理论值减去实际浓度值,即为实际的吸收值。据此可求出Ka。 求峰浓度Cmax与达峰时间tmax 求得: 上述求tmax,Cmax的方法要求已知K,Ka。并不十分方便。在实际工作中,常可用抛物线拟合法来求解,非常方便。 原理: 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一部分拟合成抛物线,通常取过实测浓度的最高点的三个点。 计算: 某药口服后测得一系列血药浓度值,其中最大值及前后各一个次大值如下。求tmax、Cmax。 求曲线下面积(AUC) 第一种方法:直接积分法 第二种方法:梯形法+积分法 谢 谢~! 剩余法求K、Ka原理示意图 取末端至少三点,以对数浓度作直线回归,得: 而实测浓度符合下列公式: (C为实测浓度) 将结果外推至开始的几个取样点,C末-C=C余,则: 易由直线回归求得Ka的值。 要求得峰浓度,即求函数的极值点。对下式求导,使其导数=0,即得。 故: 代入: 可得: 由: 抛物线拟合法求tmax,Cmax 令通过这三点的抛物线为: C=at2+bt+d 取这三点联立方程,易求得a、b、d的值。 此函数导数=0时,有: 2at+b =0 所以,tmax=-b/2a 代入方程,继而求得cmax。 抛物线拟合示意图 92 119 108 C (ng/ml) 2.0 1.0 0.5 t (h) * * 专题一 因给药量(X)不易直接测得,故可测其血药浓度。如下: ① 解析: In C =-kt + G(常数) 当t=0时,C= C0 , 即初始浓度。 则:InC0= G 故: In C =-kt+ InC0 对数浓度-时间曲线 浓度-时间曲线 血药浓度呈指数形式递减. C=C0e –kt log C = -kt/2.303 + logC0 斜率= -kt/2.303 截距= logC0 log C = -kt/2.3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