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概要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 及答题方法 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训练,重点训练两方面: 一是阅读理解文章的正确性,即答题的正确性,这 需要我 们给学生归纳现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方法。 二是训练阅读理解的速度,即答题的快速性,这需要学生做一定数量的典型的阅读理解题。 记叙类文体阅读 答题总原则 (1)先读文后题目后读文。明确试题要求你回答哪些问题,带着问题读原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能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特别能迅速找到包含主旨的段落或句子,以便能够把握好文章的中心。 (3)答题时,细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具体题目涉及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原文。 在读文时,要三注意:注意题目,题目会告诉你很多信息。注意开头,注意结尾,有时文章的主旨会隐含在里面。 记叙类文体阅读题型及答题方法 1、概括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 答题思路:谁做了什么。 概括中心思想的模式:本文记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2、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突出某种内容,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或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刻画人物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人物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来分辨出这个人物具有的品质、精神风貌、性格等。 5、表达方式,记叙中议论的作用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能够更好的、更强烈的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7、段落或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内容上:结合文章主旨来答,有的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有的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结构上:在文章开头: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发人深思,卒章显志、意味深长等作用。 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 8、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9、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写出了环境什么特点,渲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心情,或者预示人物的什么命运、表现人物某种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 10、品味语言(鉴赏语句,句子的表达效果) 首先要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其次从恰当用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 模式:“××”词,用得恰当贴切,精辟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人物(事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人物(事物)什么情感、思想等。 再次从内容上赏析语言 句子含有什么深刻的哲理,给人怎样的启迪教育和感悟。 句子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这样的句子一方面从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上来答。另一方面从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