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1期:中国制造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

2014年第11期:中国制造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第11期:中国制造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11期 (修改稿) 中国制造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11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于明远 范爱军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提高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以反映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分别衡量制造业经济绩效水平、利用外资情况、企业技术水平和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总资产贡献率、外向化程度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RCA指数与解释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向化程度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C4指数分别与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总资产贡献率则与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通过进一步引用外资、改善企业技术结构和促进产业集聚来提升制造业产品的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总资产贡献率;外向化程度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 C4指数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一、引 言 目前,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基础。但是,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并不高,从而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及其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不高集中表现为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不高,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基本处在中低端,获取的贸易利益比较少,对外贸易发展仍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国制造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从而导致企业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效应不足,不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而且,我国制造业技术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也比较缓慢。因此,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张玲[1]提出制造业应该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尽可能少地投入资源,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排放,从而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限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黄文娟[2]的研究指出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可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张其春、罗辑[3]认为,我国制造业转型测度指标为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和生态化;郑贤贵等[4]指出可以用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制造业结构,这些指标包括: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率、总资产贡献率;刘爱民,王天营[5]认为具体行业中规模企业数及失业人数所占比重、具体行业的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及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样为反映制造业结构的经济绩效指标;宋则等[6]研究了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认为流通业的高效运作可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我国产业政策常常忽视流通业内在的竞争机制对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因而使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过程中,制造业结构问题是影响我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因素。现有文献中运用计量方法来系统地实证分析制造业结构与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相对匮乏,对制造业结构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大都未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内在联系。本文将实证考察我国制造业结构与其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关系,为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机制,探寻提升我国制造业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供理论支持。 二、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7]教授认为,一国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行为和机遇;雷蒙德·维农(Raymond Vernon) [8]认为,一国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是否能够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巴克利(P.J.Buckley)[9]和卡森(M.C.Casson)[10]提出企业可以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形成内部化优势从而节约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金碚[11]认为我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五个基础: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基础,即工业化推进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