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认识思维导图.ppt

  1.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认识思维导图

* 所有学科都可以使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虽然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可视化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不同人在不同问题背景下提出来的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要想合理使用,需要在深刻认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本质差异的基础上。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使用体会,我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差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理论的不同。概念图以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强调学习是新旧知识的连接。思维导图则以神经心理学为依据,认为思维是神经元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2)评判标准不同。概念图反应的是客观的知识体系,有对错之分;思维导图反应的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每个人的建构方式都不一样,无对错之分。 (3)呈现形式不同。概念图是知识体系网,看上去更像一张网,思维导图从中心向周围发散,看上去更向一棵树。 (4)构图过程不同。概念图先列出概念,然后分层,再标注概念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则是先从中心词自由发散,然后对其关系进行调整和整理。 (5)对知识的加工能力不同。在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需要更深入的剖析的情况下,概念图的加工能力能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要进行思维的激发、整理等一般性工作时,思维导图是合适的也是能胜任的;但在概念较多且关系复杂的情况下,概念图更能深刻的表示知识体系及其内部关系。 我建议在使用时可以以思维导图为主,概念图为辅。当然,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类课程中,概念图的使用比例要远远高于语文、数学、英语等文科类课程。 * 这个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是5W1H思维模式的一个变形。这种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是唯一的最佳的。CoRT思维训练教程里就有60个思维工具,每一个都有其适用性。对于一个观点进行评价时,PMI(好处、不足、兴趣点)就比5W1H更适用。 *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是我多年一直关心的问题。后来我发现,思维导图提出了“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必要性,也给出了一种可视化支持方案。但思维导图没有解决“如何去激发”和“如何去整理”的问题。我听到很多人反应,说思维导图是给“聪明人”用的,“聪明人”越用越聪明,这是因为“聪明人”脑中已经有了优良的模式,思维导图解决了大脑工作记忆加工不足的问题,以“外存”补充“内存”。但平时思维质量不高的人,由于大脑中的优秀的模式不足,使用思维导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激发思考,理清思维,但对于形成新的高效模式作用并不大。因此,要想更高效的发挥思维导图的功效,从根本上提升思维的质量,对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的训练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 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呈现的时间没有一定的原则,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总体来说,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可以用于以下环节: (1)作为先行组织者呈现。 (2)作为教学进程引导工具。 (3)作为讨论交流的工具。 (4)作为汇报的工具。 (5)作为反思的工具。 (6)作为评价工具。 (7)作为创作的工具。 (8)作为复习总结工具。 (9)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工具。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 (10)作为对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工具。 * 学习思维导图要经历从了解到应用,从应用到受益的过程。在使用前,我们很多学生处于“无意识的无效或低效”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虽然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基本使用方法,但可能并没有太好的效果,这个阶段被称为“有意识的无效或低效状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感悟,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技巧越来越多,对思维导图的领域也越来越深,就开始收获思维导图带来的效果了,这时就进入了“有意识的高效状态”;但这不是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的终点,应该继续坚持使用,加深感悟,直到没有感受到思维导图的存在,也就是说不会因为软件使用不熟练或因思维导图绘制技巧本身影响使用效果,这时思维导图的使用已经自动化了,即使没有软件的存在,遇到问题时也能自发的在脑中绘制,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已经深深的固化成思维模式,也就进入了“无意识的高效状态”。 对于您提到的如何评价的问题,我想不同的使用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1)对于初学者,可能还处于“有意识的无效或低效状态”,此时的重点应该是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即从形式上去评价,譬如关键词提炼得是否合适,配色是否合理,布局是否美观等,最好的办法是找几幅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去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软件的使用或手绘的技巧。 (2)对于中级水平的学生,评价重点则应该是以内容为主。这时应该去帮助学生思考,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否合适?顺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主题?逻辑是否顺畅? (3)对于高级水平的学生,评价重点则应该转移到思维导图对创造力发挥的促进上。此时,学生做出来的图不应该停留在对现有资料的整理上,而是应该将个人的见解有效的植入图中,并激发新的想法,产生新的创意。 个人感觉,在坚持每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