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接受美学方法论与新闻传播学.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受美学方法论与新闻传播学

第 31 卷 第 3 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31 No.3 2010 年 3 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r.2010 接受美学方法论与新闻传播学 刘 燕 戚桂琴 母华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新闻传播正在逐渐走向现代化、市场化,在新闻传播学界,对于受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断有意识强 化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不再只是从传播学角度去研究受众,而是力求从相关学科中借鉴有益的东西,以便于 受众研究能达到新的高度。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出现的接受美学与新闻传播学中的受众观有契合之处,为新闻传播 学受众研究提供了许多参考。 关键词:接受美学;新闻传播学;受众;文本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0)03-0208-03 接受美学方法,就是从读者与作品的相互关系研究文学 成为文艺作品的人。 作品中接受过程的一种方法。受众,是指传播过程中信息的 传播学在研究之初,是以传播者和媒介为中心,关于传 接收者,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等等。接受美学和新闻传 播效果的研究,对于传播的对象,即受众的研究甚少,甚至 播学的受众都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主动参与对文本 认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只是消极、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是一 的解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因此,研究受众、重视受 个全然被动的“靶子”的角色。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 众,了解受众兴趣和需要,应该是所有新闻媒介从业人员的 尔1948年提出的5W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共识和必需。 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至今对传播学仍然有 重要的影响,但是却忽略了受众对于信息的反应,没有揭示 一 确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随着传播学的发展,“噪音”、“反 接受美学突破了以作者和作品本体为中心的美学研究 馈”等概念的引入,传播模式和观点的改变,传播学研究开 方法的局限性,认为文艺作品是由文本和读者、观众两部分 始偏重受众,认为受众是传播的目标、是信息传播的“目的 组成的,由于文艺文本具有未定性,有着难以预定的空白, 地”,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的信息接受活动不是被 所以文本本身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和 动和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受众作为传播过程的两 观众的观看,以读者、观众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去填补文本中 极中的一极,在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 的空白,才能体现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实现文艺作品意义的 色。“在互联网媒介普及以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和对 表达。也就是说,作家为读者创造作品,而作品的生命力却 已传播的信息的讨论、补充等活动十分活跃,人们不断地在 要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即,读者不仅接受 网络上加进新的信息,这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文本”所传递的信息,而且积极地参与信息的再创造。没 [1]P267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新闻传播中的“信息文本”, 有读者的参与创造,作家创作的“文本”就不能成为真正的 如果没有受众的“阅读” (接受)就没有意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