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在幼儿脱稿自主剪纸中角色定位
教师在幼儿脱稿自主剪纸中角色定位摘 要: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可以创造、变化出千万种图案,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幼儿发现剪纸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以创新的态度去欣赏、评价幼儿的创造,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我们应该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会寻找和利用有用的知识。
关键词:幼儿;剪纸;自主;引导;创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87-01
剪纸是我园的园本特色活动,在实施活动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对幼儿脱稿自主剪纸活动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艺术教育的任何创新与变革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幼儿脱稿自主剪纸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做引导型教师
创意剪纸活动中,幼儿的审美经验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剪纸创作,因此,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去感受、发现周边环境中美的事物。在活动开展初期,或是进行一个阶段以后,我们总要带领幼儿到周边社区中进行观察采访,同时引导他们通过写生的形式将自己眼中的美记录下来,开阔创意剪纸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角色体现在引导幼儿发现剪纸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如在欣赏剪纸“马”的活动中,教师出示了一幅写实的图片马与剪纸马,引导幼儿积极讨论两匹马的不同,从颜色、花纹、材料上作一比较,从而感受到剪纸作品大胆、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了解花纹的镂空、图案的对称。此外,教师还进一步引导幼儿进行深层次的观察,提出:“两匹马的动作有什么不同?”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感受马高大、神气的形态特征,从而提高其审美活动的质量,最后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说说自己喜欢哪匹马,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意见,提高幼儿的价值判断水平和审美能力。
二、做创新型教师
以创新的态度去欣赏、评价幼儿的创造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这也是教师在向创新型教师转型过程中所必须要做到的。如,在一次剪苹果的活动中。有一名幼儿把苹果剪成了方形的,教师问全班小朋友:“你们见过方形的苹果吗?”回答:“没有”。于是。教师请这名幼儿谈谈他的想法。幼儿说:“因为我喜欢吃苹果,可苹果是圆的,我老拿不住掉在地上,苹果要是方的,我就不会拿不住了。”于是教师对大家说:“噢,原来他是这样想的,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只有他的苹果跟别人不一样,他真爱动脑筋.我们希望他长大后真能发明出方形的苹果。”这种创新的态度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今后创造性思维的持续发展。
同时,教师要以创新的思维敏感地捕捉幼儿创作的火花。幼儿创作的火花有时也是转瞬即逝的,如果教师不能以创新的思维敏感地捕捉到,很可能错失了大好的教育机会。一次。一名幼儿剪了两只没有耳朵和没有尾巴的老虎,老师问及原因时。他却运用了歌曲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听到这番话.难道不觉得这也是幼儿的一种创造吗?教师敏感地发觉幼儿的创作与他们熟悉的歌曲可以很好地相联系,于是在全班幼儿面前剪出了一只眯眼的小猫,然后唱了一句最近很受幼儿喜欢的歌词:“波斯猫,眯着它的双眼。”接着问幼儿:“你们的歌声能变成什么样的小动物呢?”幼儿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有的剪出了长鼻子象,唱着“大象大象,你的鼻子为什么那样长”,有的剪出一只小狗,唱着“一只哈巴狗,想吃肉骨头”……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对幼儿创作火花的敏感捕捉,并以创新的思维形式加以运用,才能真正体现创意剪纸中“创意”二字的深刻内涵。
三、做方法型教师
创意剪纸活动要求我们做方法型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会寻找和利用有用的知识。怎样体现环境布置在创意剪纸活动中的教育功能,是我们向方法型教师转型过程中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如,为了让幼儿乐于接受,并自觉遵守剪纸规则,我们在规则墙饰的布置上下了很大功夫。先是规则的确立,引导幼儿自己讨论、制定规则,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将这些规则用图画表现出来,布置成规则墙饰。为让幼儿易于接受规则,我们和幼儿一起创作了童谣规则,如指导幼儿握剪刀的方法是“小剪刀怎么拿,老大要在上面站,老三老四下面抓,团结起来力量大”,“剪刀宝宝两个洞洞,大拇哥伸洞洞。二弟三弟伸洞洞,张开合上卡嚓嚓,剪刀宝宝本领大”。通过这些童谣,幼儿理解并接纳了这些规则。再如,教师引导幼儿学会寻找和利用剪纸知识的方法墙,对由大小两个圆形组成的葫芦可以演变成什么动物,人物可以有哪些造型等,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创新设想.方法墙体现了此时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又为幼儿的设想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教师要不断寻求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作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新的剪纸活动形式,创造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