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县马铃薯虫害及防治方法
文县马铃薯虫害及防治方法一、文县的基本情况
文县地处甘肃东南部,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东北与本省武都县接壤,西北与甘南舟曲县、四川九寨县为邻,南隔摩天岭与四川平武县为界,东南与四川省青川县毗邻。东径104°16′16″~105 °27′29″,北纬32°35′43″~33 °20′36″,海拔550~4187米,境内高山重叠,沟壑纵横,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形成不同的自然区域性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年平均气温15℃,年极端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 -7.4℃,年平均降雨量450mm。截止2011年底,全县共种植马铃薯12万亩(其中冬早播马铃薯3.2万亩),产量达18万吨,产值15000万元,已成为了文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但由于文县气候特殊,虫害时有发生,造成文县马铃薯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蝼蛄、金龟子、28星瓢虫等害虫。集中暴发时会严重影响文县马铃薯的产量及商品品质,为此,通过多年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及推广,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文县马铃薯主要虫害有效的防治方法。
二、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蚜虫
1.1.危害症状
文县危害马铃薯的主要有桃蚜、萝卜蚜、甘蓝蚜等,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嫩叶及花蕾,蚜虫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内养分,在马铃薯生长期,蚜虫常聚集在嫩叶背面及花蕾上吸取汁液,从而造成马铃薯叶片变形、失水、皱缩,使顶部幼芽和分枝生长受到严重限制。蚜虫可以进行孤雌繁殖,繁殖速度快,从转移到第二寄主马铃薯等作物植株后,每年可繁殖15代左右,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向马铃薯迁飞,温度在23~27℃时发育快,蚜虫数量增多,危害加大,温度低于60C或高于300C时蚜虫数量会减少,危害程度相对下降。
1.2.蚜虫的防治方法
一是药剂防治,用70%的灭蚜松,220克/亩,在播种时撒于种薯周边。发现虫害时,可用30~50克/亩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者10~15克/亩的25%的敌杀死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者20%速灭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二是药剂伴种,按100公斤种薯用35克的70%可杀得湿性伴种剂,防治效果达80%以上。三是避蚜防治,在海拔高冷凉区或风大蚜虫不易降落的地区生产种薯,减少薯田周边的其它寄主植物,或根据蚜虫的迁飞规律,采取早播、错期播种、薯块早收等和躲过蚜虫的高峰期。
2.蝼蛄
2.1.危害症状
蝼蛄又叫拉蛄、土狗子,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咬食马铃薯幼根和嫩茎,使幼苗死亡,或者咬食芽块,使芽子不能生长,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在表土穿行时形成隧道,使苗和土壤分离,导致幼苗因失水干枯而死,秋季咬食块茎,形成孔洞,造成腐烂,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该虫昼伏夜出,成虫或幼虫在60cm以下土层越冬,春天地温上升后,下到10 观的耕作层危害作物,有明显的趋光、趋香、趋湿性,气温在15~27℃,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夜间9~11时最活跃,危害最大,低于12℃则停止活动。
2.蝼蛄的防治方法
一加强管理,精耕细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二是在水浇地实行水旱轮作,可降低其危害性。三是毒饵诱杀,用5公斤麦炒香后加90%颗粒敌百虫10倍液,制成毒饵每亩施6~10公斤,在傍晚撒在田间进行诱杀,或用5%的辛硫磷颗粒剂1~1.5公斤撒于播种沟内,或用80%的智谋智谋畏乳油30倍液灌洞杀虫。
3.金龟子
3.1危害症状
文县主要有马铃薯金龟、东北大黑金龟、铜绿金龟甲等。食性杂,以幼虫蛴螬危害马铃薯地下嫩根、茎、块茎,进行咬食和钻蛀,造成幼苗死亡或发育不良。幼薯被咬食成空洞后,影响商品性,并容易引起腐烂。成虫还会飞到植株上咬食叶片,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对黑光灯趋性最强。对未腐熟的厩肥有强烈的趋向性,喜食腐败熟的有机肥。幼虫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一般当10cm土温达到50C便移到地表活动,160C时最活跃,高于230C时潜入深层,含水量15~20%的湿润土壤有利于活动,过干过湿会阻碍其繁殖和活动。
3.2金龟子的防治方法
一是农业防治,对于危害严重的地块,在晚秋或初冬进行深翻土地,将越冬蛴螬翻译出冻死,或被天敌吃掉,以此减轻来年的危害,一般可降低虫草源的20%,避免使用未经腐熟的鸡粪、牛粪等有机肥。合理轮作倒茬,不以蛴螬危害严重的豆科作物为前茬。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杀成虫,在苗期发现危害,及时捕杀幼虫,并在不影响马铃薯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适当加大灌溉次数,提高土壤含量水量,降低其危害性。二是采用灯光诱杀,在成虫盛发期,每亩用40瓦黑光灯1盏,距地面30cm,灯下放一盛水盆,并加入少量煤油,晚间开灯诱杀成虫入水淹死。三是药剂防治,播种时,用90%敌百虫按每亩100~150克药量,加入少量水稀释后,伴细土20公斤左右制成毒土,均匀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