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怀沙-学富五车 文怀八斗
文怀沙:学富五车 文怀八斗文怀沙,号燕叟,国学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1910年1月出生于北京,解放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
和文怀沙交谈,访者总是处于学生位置,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从文学谈到人生,谈到社会,谈到美好,谈到丑恶。从他那皱纹、白发、睿智、神采之中,我们解读到“博学多才”的真切内涵与一位国学大师的世纪传奇……
他曾两次饱尝牢狱之苦,肝癌晚期被医生宣判“死刑”;
他银髯飘拂,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行动矫健,思维敏捷,神采奕奕,谈笑风声,没有龙钟老态;
他心胸宽广豁达,谈吐幽默诙谐,说话声音洪亮,激动之处还夹杂着丰富的肢体语言,爽朗、谦逊之中又略带狂放不羁;
满腹经纶,学贯中西,精通古今,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可谓学富五车。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修养人生的目的在于培养胸中的“正气”。这种“正气”是为人处世之必需,也是体内“正气”之根本,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也是健康长寿的意义所在。
抗日战争期间,文怀沙反对独裁政治,抨击恶浊、腐朽的反动官僚统治,文章触及时忌,在皖南被关进监狱。出狱后思想愈发激进,即使出入酒楼茶馆,亦当众放言无惮。
解放后,毛泽东诗词公开发表,全国一片喝彩声,而文怀沙在欣赏赞叹之余,本能地指出:“金沙水拍云崖暖”与“万水千山只等闲”中“水”字重复;“红军不怕远征难”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军”字重复……这些在当时“字字句句”是真理的年代,可谓大逆不道了,为此他备受牢狱之苦。这就是文怀沙,从来“不讳人恶”,从不“为尊者讳”。
十年浩劫中,文怀沙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关在山西临汾监狱,过着“三年饮粥忍饥肠”、“窝头再造臭皮囊”的日子,却仍然写下了“有肝有胆公何畏,无诗无酒我亦狂”的诗句,更没有抹掉“荆山怀抱生烟玉,三闾行吟绕泽兰。高翥云霓为我御,手提落日照长安”的豪迈。
在九秩人生中,遇到过多少坎坷、挫折,又有过多少甜酸苦辣?只有那飘在胸前的几绺美髯知晓。谈到这些,文怀沙笑言:“人生不能一帆风顺,好事不能让一个人全占了。痛苦未必不是上天赐予的一种特殊的财富。感受痛苦,面对痛苦并不难,难的是在接受痛苦的同时,学会欣赏痛苦,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彻大悟。祸福相倚,能够欣赏痛苦,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可以面对一切,而且是坦然地面对。”
“大肚”撑船,“百毒”不侵
生活中,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会有很多。一旦“莫名其妙”地发生了,会让人不安、愤怒、忧郁,这些不良情绪,会像毒药一样损人健康。因此,要有能撑船的“大肚”,才能收获长寿的“果实”。
文怀沙对恶势力绝不容情,但对于生活本身却有一种豁达和宽容。1986年秋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马学鸿找到了文怀沙30年前讲解《诗经》的录音磁带。
马学鸿把这盘珍贵的录音制成盒式带,编成节目后写按语时,在文怀沙名字之前加了“已故”二字。因为他向周围的同仁们探询时,不少人听说文先生在“文革”中身陷囹圄,多年来没有信息,恐怕早已作古了。
电台广播之后,文怀沙的朋友们十分悲痛,纷纷给他家里发唁电、打电话表示哀悼。人们都十分气愤,有人甚至赶到电台去责问,电台的编辑人员和领导更是感到十分内疚,惶惶不安。
文怀沙了解到事情的原因后,专门写了一封长信给电台的领导:“关于我已故的传言,恐怕算不上新闻,盖由来久矣。早在文革初期,就听说国外电台曾相继报道我被迫害致死的消息,打倒四人帮后,也有日本朋友向我家人致唁者。所以报道中以为已故,不是什么创造性的无稽之谈,乃是出于疏忽、不加核对地以讹传讹,毛病出在轻信……你们短短几行报道,使我感到的是来自执笔者慎终追远式的温暖,而本月五日、六日晨昏两度播放鄙人生前录音,则充分表达了上海台对已故之文某的厚爱。对待这种不虞之誉,我在愧领之余,也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如果贵台领导人愿意尊重鄙人的意见,务请谅解我那位不相识的、或称之为素昧平生的朋友,千祈勿以一眚掩其德……”
这是一种多么善良仁慈的心肠,多么宽广豁达的胸怀!
“轻装”度日,从容“不朽”
对物质的追求,是人生存的需要,但也是勒人颈项的绳索。如果不能正确选择,人就会负重前进。缺少了从容的心态,被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追求”负累,也会让人损失健康的元素。
年逾九旬的文怀沙是一个快乐的租房族,他说,一个人只能活一回,应该尽可能地体验不同生活。在他眼里,如果一有收入积蓄就奋不顾身地投入漫长的买房征途,为还贷奔命,不敢消费、不敢旅游,那么生活的乐趣将大打折扣――一个为钱忙碌的人,一天能呆在自己房子里的时间有多少?房子带给他的是幸福还是折磨?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文怀沙喜欢李白的这段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