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曲阳修德寺塔塔心室发现明代佛教造像.doc

曲阳修德寺塔塔心室发现明代佛教造像.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阳修德寺塔塔心室发现明代佛教造像

曲阳修德寺塔塔心室发现明代佛教造像【关键词】河北曲阳;修德寺塔;明代;佛教造像 【摘 要】2010年8月,在对曲阳修德寺塔进行全面测绘工作中,于第三层塔心室发现了一批遗物,包括题记、造像、经书、香炉等, 材质有铁、铜、陶、木、瓷、纸等,均系嘉靖十四年至十五年重修塔时留下的明代遗物,为研究本地区的佛教文化和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修德寺塔位于曲阳县城西南恒州镇小南关村,距北岳庙西南200米处的修德寺遗址内,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对修德寺塔进行有效保护维修,2010年8月对该塔进行了全面测绘工作。测绘过程中,在距地表约20米的第三层塔心室内发现一批佛教造像等遗物,现收藏于县文物保管所,兹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现遗物的三层塔心室情况 修德寺塔为花塔和楼阁式塔相结合的七层砖塔,平面八角形,高32.29米,塔身除一层、三层设塔心室外,其余为实心塔体,不能攀登(图一)。发现佛教造像的第三层南面设有券门,可进入塔心室(图二)。经现场勘查,室内供有佛像、经书、香炉等,因长年有鸽子等鸟类在此栖息,室内地面堆积鸟粪厚达30厘米(图三)。佛像共四尊,其中北面中部设佛台,供奉观音坐像一尊,佛台下有瓷罐一件及经书一册;东侧有罗汉立像一尊;东、西两面设佛龛、佛台,各供坐佛一尊,佛台前放置陶香炉一个。东南面墙上有墨书题记数行:“大明国直隶真定府定州曲阳县□□」嘉靖拾肆年三月□□□」□人张友苗秀□□□」陈大□同六人供奉善□重修宝塔一□」功德善女人杨氏同合家□□」周氏韩氏□□」助缘善人张虎……善人张……」□□□人义……」”(图四)。西北墙面彩绘有一云纹斗形匾题,匾心内墨书“北岳”二字(图五)。另外,发现铁质风铎2个。 二、遗物介绍 铜观音坐像 置于塔心室北面正中的佛台上,面南而坐,通高35厘米。观音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右手作说法印,左手置于脐前作禅定印,头戴宝冠,面庞丰腴,双目垂俯,体态丰盈,形象端庄,外披大衣,内着裙,佩戴颈饰、胸饰、耳韨、腕钏等饰物,衣缘錾刻缠枝花卉,制作精细。莲座为三层仰莲瓣式(封二,1)。 铁坐佛 置于塔心室东侧,面朝西南,通高87厘米,肩宽41厘米,底宽67厘米,保存基本完好。坐佛结跏趺坐于莲台座上,双手结禅定印,身穿通肩大衣,双耳垂肩,头上肉髻圆隆,额际宽平,面颊丰满,双目微合,眼睑低垂,神情严肃(封二,2)。铁佛的胎体厚重敦实,比例匀称。右肩处残缺,分别有直径5厘米、3厘米的两个洞。背部残缺,有一直径7厘米的洞,洞下方刻有铭文:“□□十五年四月初四日一芦」□心善人德花造佛一尊」任城善人谷子孝」刘进孝靳章」崔进刘尚仁□□」女善人刘氏杨氏」金火匠人杨进」李现」李万”(图六)。在铁佛腹内发现有一件长28厘米的锡质花束,上有一直径6.6厘米的铜镜及宋代“圣宋元宝”钱币一枚(图七,1)。 木雕罗汉 置于塔心室铜观音坐像东侧,面朝西,通高41厘米,底座长16厘米,宽11厘米,基本完整,有虫蛀腐蚀现象。罗汉为站立状,光头,两耳下垂,面目祥和,略带微笑,目视前方。双手于胸前合十,指尖向下弯曲呈祈祷状。身穿右衽长袍,外披袈裟,长袍由两臂肘部下垂于膝,跣足站于方形台座上(封二,3)。 木雕背光坐佛 置于塔心室西侧,面朝东,通高75厘米,背光中部缺失,有虫蛀腐蚀现象。坐佛高33厘米,结跏趺坐于双层莲台座上,双手掌心朝上,右手搭于左手上,头顶肉髻,螺发,面带微笑,双目微闭,两耳下垂,眉间有白毫,身披袈裟半裹于身,右胸与右臂裸露在袈裟之外,身后插有透雕舟形火焰纹背光。莲台座下又置须弥座,须弥座高19厘米(封二,4)。 陶香炉 置于铁坐佛和木雕背光坐佛前的地面上,高22.5厘米,直径21厘米。器形呈鬲式,束颈,鼓腹,三袋足,双耳残缺。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图七,2)。 酱釉瓷罐 放置于铜观音坐像前的地面上,发现时已被鸟粪所埋,通高11厘米,口径9.7厘米,基本完整。口微敛,鼓腹,圈足,施釉不到底,近口部有两周弦纹(图七,3)。 风铎 2件,铁制,当为塔角风铎。形制相同,高27厘米,均已残缺,一件刻有“嘉靖十五年造”、“善人张钊费氏”铭文(图八,1),另一件刻有“嘉靖十五年造”、“张妙信造铃”铭文(图八,2)。 经书 一册,为《佛顶心大陀罗尼经》第三卷,放置于铜观音坐像前,被鸟粪所埋,纸质,长29.5厘米,宽10厘米,保存较好。该书为经折装,雕版印刷,经文楷书,位于下方,上方为插图,描绘各种佛教故事,经文与插图布局得体,刊印精致,图文清晰美观(图九)。 在整理这些遗物时,从铜观音坐像内掉落一个纸团,因变色、老化已破损,小心摊平后发现其长约38厘米,宽约5.8厘米,上有文字,现将部分清晰的抄录如下:“未完」正月分」壹件为处置总部钱粮事本年正月拾玖日蒙」本府纸牌据经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