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诚儒-艺术是生命力量
李诚儒:艺术是生命力量李诚儒,生于1954年,1970年景山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景山服装厂,1976年在东城区工人俱乐部参加话剧演出,同年在中央实验话剧院演话剧。1980年参加北京电影学院业余表演进修班,1985年下海经商,1990年创建了当时名震京城的“特别特”服装店,经历了鼎盛到衰亡的大喜大悲。1991年与几位好友建立合资企业,直到1996年,其间演出了《过把瘾》、《编辑部的故事》等几部电视剧。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相信但凡看过《大腕》的读者,都会对这1分26秒的长镜头拍案叫绝,而饰演这个神神叨叨的精神病“大款”的,正是本文的主人公―李诚儒。
李诚儒六岁唱戏,20岁拜名师学艺;17岁时,进入景山服装厂 ,成了一名缝纫工人;36岁出演第一部电视剧;42岁重返演艺圈,这是李诚儒的艺术之路。十余年的工人经历,五年的剧务生活,12年的商海沉浮,这是李诚儒的生活轨迹。每次的人生选择,都是一种偶然,而每一次的选择背后都有一个梦想在坚持:我要演戏。
贫穷中的快乐来自艺术
李诚儒与同龄的大多数人一样,对于童年的回忆,没有童话与糖果的味道,更多的是对饥饿的体会和对野菜的辨别力。柳絮飘飞时,他看不到春意盎然的美丽,首先想到的是柳芽不能吃了,他的菜谱是应季野菜、槐花儿、柳芽儿、白菜帮、豆腐渣、豆饼。
贫穷中的快乐来自艺术。包括李诚儒在内的九兄弟,都学京剧,家里就是一个小科班。六岁时,他学《李逵下山》,一家人有拉有唱,有教有学,贫穷被欢乐冲淡了,演员的梦就扎根在心里,自此十几年不改。12岁报考戏校被拒之门外,理由是出身不好。但京剧还是照常学,家庭式科班一直持续。由此他深得好处―“不懂京剧的演员是一条胳膊的演员”,李诚儒觉得京剧是纯艺术的宝藏,从中有取之不尽的绝活儿。京剧让他身上有了中国人的气度魄力,懂得了传统的珍贵。有京剧相伴的岁月,坚定了他对梦想不变的执著。
爱情风帆因京剧高扬
大家都知道李诚儒爱好京剧,没事还会哼上几口。可一定没想到,他把当红的京剧青衣史敏娶入家中,二人相差十几岁。合拍照片,李诚儒拥着怀中小鸟依人的史敏,一副得意的样子。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正的美丽生活不是有地位、名利,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才最重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演戏是他最大的喜好,而且现在演得还不错,挺受观众喜欢的;爱着自己爱的人,一位优秀的太太―京剧梅派大角,人长得漂亮,扮相也好,脾气也好。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商海沉浮保龄相伴
当年,李诚儒在东单摆地摊。不过他不像别人只顾卖东西,他一边练摊,一边琢磨人都喜欢穿什么。那时候,风衣以欧版的为多,日式风衣不多,他恰恰抓住了这个商机,风衣一登场就受到顾客的追捧,10万件风衣很快销售一空,按一件50元利润的话,当年他“发”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随后,李诚儒在北京最繁华的西单商业街,创办了“特别特”商城。这个“特别特”还真是特别能赚钱,短短15天就名噪京城,那时候一天的纯利就50万,可谓日进斗金。合作伙伴看“特别特”商城火到这种程度,难免动了歪念头,顷刻之间商城就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心情低落的李诚儒转战到沈阳,开了占地2200平方米的大斧酒楼。三个月后开始回本,火遍沈阳。可好景不长,这次李诚儒又被哥们儿耍了一回,本来想拿着开酒楼的钱办影视公司的想法也泡汤了。
这时,李诚儒又看中了一桩买卖―炒外汇。他倾其所有,决定赌一把。一年下来,已是千万身价了。1994年2月,美日高层领导就美对日贸易存在的巨额逆差举行贸易谈判。李诚儒抖个机灵,打算大捞一笔,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他被国际时事给算计了,一夜之间兵败麦城。
失意后,李诚儒好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只有在一个地方能找到他,就是保龄球馆。他每天做的,除了打球还是打球。这种宣泄的好处在于,满足了一个现代人潜意识中的破坏心理。处在一个压力过大的社会,学会释放是很有必要的。
疑似鼻窦癌顿悟人生
生意红火时,李诚儒经常会感到不舒服,有时还会喘不上气来。到医院一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李诚儒被确诊为鼻窦癌,而且还是晚期。医生说了,如果手术成功,还能活个五六年;如果不做手术,顶多八个月活头。
上手术台的那天早晨,医生告诉李诚儒,手术切开取出的瘤,要进行25分钟的化验,结果出来后如果继续手术,那100%就是癌症了;如果不做了,清洗缝合就说明不是癌症。这短短的25分钟,决定李诚儒一生的命运。“当时就觉得很难熬,是一种煎熬,仍然在否定:我不是。可是他们接完电话以后再进来,李先生,我们就不说什么了,咱们继续做!那没说的了,这是癌症。这个时候,我就只知道我的两只手紧紧地攥着旁边的铁杆,浑身在流汗。下手术台,脸都肿的跟紫茄子似的。”
经历了手术台上的生死徘徊,李诚儒突然间觉得,生命其实是那么脆弱。对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