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代表人物及主要主张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艰难走上近代化征程学习西方变革救世历程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以新的眼光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力主并实践中体西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深刻启发中国人民的民主觉悟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倡新学兴民权定新法变法维新资产阶级革命派引导中国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实现划时代巨变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西学东渐第课课表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
代表人物及主要主张 ? ? ? ? * 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艰难走上近代化征程 (学习西方、变革救世历程) 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以新的眼光开眼看世界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地主阶级洋务派:力主并实践“中体西用” 5、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深刻启发中国人民的民主觉悟;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 6、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3、资产阶级维新派:倡新学、兴民权、定新法 (变法维新) 4、资产阶级革命派:引导中国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实现划时代巨变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学造器物 仿行制度 提倡思想 西学东渐 第20课 【课表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知识衔接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一般特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天主教会传教士的到来;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因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过程缓慢、艰巨,有层次进行。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坚船利炮的震撼——“开眼看世界” 2、背景: ⑴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冲击日益加剧; ⑵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林则徐:看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19世纪40—50年代) 1、时间: 魏 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坚船利炮的震撼——“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 活动 设立译馆; 翻译报刊和书籍(《各国律例》) 编译《四洲志》; 地位 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所以他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9世纪40—50年代) 一、坚船利炮的震撼——“开眼看世界” 魏源和《海国图志》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魏源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 具体内容:军事技术 (19世纪40—50年代) 一、坚船利炮的震撼——“开眼看世界” 4、评价: ①“开眼看世界”成为社会思潮 ②御侮自强而学习西方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只停留在思想领域,并没有真正的实践活动;只是学习技术,没能看到西方制度的先进。 ⑴影响: ⑵局限: 具有开先河、启迪的作用 (19世纪40—50年代) 二、内忧外患下的自救——洋务派“中体西用” (19世纪60—90年代) 2、背景: 内忧外患 3、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时间 : 西学进一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猛烈冲击。 ( “中体西用”) 嫁接 封建制度 小农经济 西方先进技术 中学: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西学:西方的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 :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立国的根本。 “西学为用” :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中国固有的制度。 实质:指在维护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自强”、“求富”。 二、内忧外患下的自救——洋务派“中体西用” (19世纪60—90年代) 2、背景: 内忧外患;西学进一步传播 3、主张—— “中体西用” 4、体用之争 1、时间: 洋务派: “中体西用” ; 顽固派: “中体中用” 根本目的: 都是巩固清王朝统治。 不同点 相同点 焦点 要不要以西学变革救世 体用之争 二、内忧外患下的自救——洋务派“中体西用” (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内忧外患 2、主张—— “中体西用” 3、体用之争: 4、实践——洋务运动 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创办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二、内忧外患下的自救——洋务派“中体西用” (19世纪60—90年代) 5、评价 ⑴冲击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创造舆论环境; ⑵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器物层面,甲午战败宣告中体西用的失败。 拓展思维: 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特点: ⑴师夷由设想提高到学习运用阶段上。 ⑵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嫁接到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上。 与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等人的西学活动相比,这一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