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quot;道德quot;.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中的amp;quot;道德amp;quot;.pdf

《论语》中的“道德” 臧宏 摘要: 国内外学术界大都认为《论语》是一部讲道德的书。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或曲解。 《论语》讲“道德”,不是它的直接目的或最终目的,它是通过“道德”来说明它要说明的根本问 题——生命本体的。通过对《论语·学而》篇的“吾日三省吾身”章,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章、 “贤贤易色”章、以及《公冶长》篇的“十室之邑”章、《为政》篇的“道之以政”章进行分析解 说,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到结论,即《论语》不是讲人间“道德”的书,而是讲生命本体的书, 是讲人的“大觉悟”、 “大智慧”的书。 关键词:《论语》;道德;仁;孝弟;生命本体 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5)10—0041—07 国内外学术界大都认为《论语》是一部讲道德 这是孔子学生曾子说的一段话。曾子,姓曾, 的书。我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或曲解。《论 名参,字子舆。为学注重内求,处事谨慎。“四 语》中确实讲了大量的关于“道德”的话,也出现 书”之一的《大学》的作者。孔子去世后, “儒分 过不少单独使用的“德”字。但是,绝不能据此得 为八”,曾子是其中一派的导师,故亦称他为“子”。 出“《论语》就是讲道德的书”这个结论。因为 “省”字是这一章的关键。在曾子那里,这个 《论语》讲“道德” (即伦理学说的道德规范和道 “省”字,既不同于现在说的“反省”、“检讨”、 德品质),不是它的直接目的或最终目的,它是通 “检查”等概念。也不同于基督教说的“忏悔”.更 过“道德”来说明它要说明的根本问题——生命本 不同于曾国藩家书中写的那些道德自责之类的话。 体(即“明德”,或“知”)的。它单独使用的 “省”的本义就是“明”,就是曾子在《大学》中说 “德”,也不是世间所说的“道德”,而是指“天” 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字。 之“德”或“道”之“德”.亦即王阳明所谓的 “三省吾身”的“三”。表示多数的意思, “三省吾 “良知”。 身”,就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就是不断地体 《论语》中讲到“道德”的地方,多与“省”、 验生命之本体。“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字是使 “学”、“德”、“仁”等字相连,实际上都是为了 动词,后面的“明德”是名词,朱熹将其解为 说明生命本体的。因此,要恰当地评价“道德”的 “知”。明明德即通过不断地实践体验,使“明德” 价值,必须将它和“省”、“学”、“德”、“仁” “明”,让“良知”自然地到来。而不是用概念来讲 等字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分清世间道德和生命本体 什么叫“明德”。“明明德”,也可以叫做“知知”, 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准确地把握二者在治理社会和 即对生命本体的“觉悟”。有的学者称“明明德” 国家过程中的作用。以下择取重要的、典型的几章 的“明”为“反思”.但又认为这个“反思”与西 加以解说。 方哲学的“反思”不同: “东方文化所说的反思, 主要是对角色意识的清除.客观运动不可能直接反 一、《学而》篇“吾151三省吾身”章 映为意识,必有层层角色意识为障碍,使得意识映 象成为一种扭曲的折光.只有当人不断剔除这种角 该章的原文是: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 色意识的干扰,主客观才能接近。”①那么为什么曾 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要提出不断地反思“忠”、“信”、“传”呢?我 2015.10l41 认为,根本的原因是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 “仁”本身.故还不能说是最终的目的。 化,对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