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原生物学教研室.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节广州管圆线虫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董颖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幼虫偶可寄生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形态成虫线状细长体表有微细环状横纹雄虫雌虫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尾端雄虫交合伞对称肾形雌虫呈斜锥形广州管圆线虫头部顶面观广州管圆线虫雌虫子宫与肠管缠绕成红白相间的螺旋纹雄虫尾端雌虫尾端广州管圆线虫两根交合刺分开第期幼虫感染期幼虫细杆状虫体无色透明体表有层鞘头端稍圆尾部顶端骤然变尖细食道虫体可见排泄孔肛孔生殖原基第期幼虫感染期幼虫生活史生活史成虫卵第期幼虫鼠肺动脉鼠肺毛

第九节 广州管圆线虫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董颖 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Chen,1935) Dougherty,1946] 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 幼虫偶可寄生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形态 成虫: 线状,细长,体表有微细环状横纹 雄虫 (11~26)×(0.21~0.53)mm 雌虫 (17~45)×(0.3~0.66)mm 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 尾端 雄虫:交合伞对称,肾形 雌虫:呈斜锥形 广州管圆线虫头部顶面观 广州管圆线虫雌虫: 子宫与肠管缠绕成红、白 相间的螺旋纹 雄虫尾端 雌虫尾端 广州管圆线虫两根交合刺分开 第3期幼虫(感染期幼虫) ⑴细杆状 (0.462~0.525)×(0.022~0.027)mm ⑵虫体无色透明,体表有2层鞘 ⑶头端稍圆,尾部顶端骤然变尖细 ⑷食道: 虫体1/2 ⑸可见:排泄孔、肛孔、生殖原基 第3期幼虫——感染期幼虫 生活史 生活史 成虫 卵 第1期幼虫 (鼠肺动脉) (鼠肺毛细血管) 第2期幼虫 随粪便排出 螺类或 蛞蝓感染 第3期幼虫 鼠、人吞食 中间宿主、 转续宿主、 污染食物 肺 脑 肠 生活史要点: 1.宿主关系 ⑴终宿主:鼠类(肺动脉) ⑵中间宿主:多种陆生螺类(螺或蛞蝓) ⑶转续宿主:蛙、蟹、鱼、虾、蜗牛等 ⑷人是非适宜宿主:虫体停留在第四期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 褐家鼠、黑家鼠 褐云玛瑙螺 福寿螺 蛞蝓 生活史要点: 2.感染阶段:感染期幼虫 3.感染方式 人生食或半生食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 生吃被3期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喝生水 动物实验:经皮肤主动侵入 致病 机制: 幼虫在人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好发部位:大脑和脑膜 病变还可波及小脑、脑干和脊髓 2. 病变: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3.临床表现 潜伏期:1天~20多天(平均10.25天) ⑴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 ⑵其他表现: 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脑神经损害 嗜睡、昏睡、昏迷 ⑶检查:脑积液中Eos显著升高(特征)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有吞食或接触含本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史(近2个月) 食用未清洗干净的蔬菜等 2.典型的症状体征 3.实验室检查 诊断 4.免疫学检查 5.影像学检查:MRI(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 6.病原学检查: 从脑积液中或眼内:查出幼虫或成虫 (一般病原检出率不高) 流行 1.分布: ⑴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⑵我国:散在分布:台、港、粤、浙、 闽、琼、津、黑、辽、湘等 爆发流行:温州(1997) 北京市区(2006) 防治 1.治疗:阿苯达唑(肠虫清) ——早期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2.预防 ⑴不吃生或半生的螺类,不吃生菜、不喝生水 ⑵从事螺肉加工人员避免污染 ⑶加强环境卫生和灭鼠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