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形而上学问题探寻.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道德形而上学问题探寻.pdf

2008年3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March,2008 ofShanxiNormal Science V01.35No.2 第35卷第2期 Journal University(SocialEdition) 儒家道德形而上学问题探寻 康 宇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儒家道德形而上学以“天道”作为内在依据,它萌芽干先秦孔、孟、荀的道德论证学说之中,经历了 两汉、宋明与近代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自身内在结构与运作机理。它通过对非感性世界的追问,为人们的道德生 活与意义世界提供了源于生命内在自我领悟的终极关怀。在与“形而下”的沟通中,儒家道德形而上学具体转 变为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评价与道德修养等器化之物。而重实用性,重直觉的悟性则是儒家道德形而上学 最重要的特征。 关键词:儒家;道德;形而上 中图分类号:B0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08)02-0006-05 道德形而上学,主要解释了道德的普遍性与必 有了终极真理的意义。其形而上学的特征已经非常 然性的原理,它是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儒 明显。“德”在先秦儒家的理解中特指德行、品德, 学的构成中,道德问题是贯穿其整个学说的主线,自 实行原则的有益实践,只有至德之人才能体现至道。 然也留下了大量关于道德形而上学的系统论述。经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礼记·中庸》)“德者, 历了先秦时期的萌芽、宋明时期的发展,直至近现代 得也,行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行之于心而守之 的完善,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理论生成了自身独具的 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四书章句 结构范式。它通过对非感性世界的追问,为人们的 集注·论语集注》)孟子认为,“德”是标志“人之所 道德生活与意义世界提供了源于生命内在自我领悟 以为人”的本质或本性。人性源于天,但并不是每 的终极关怀。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儒家道德理想、道 个人的固有之性都与天完全相合,只有“盛德之 德原则、道德评价、道德规范、道德序列以及道德修 士”、“盛德之至”才与天完全统一。因此,人只有内 养的内涵。 外双修才能最终生成“德”性。儒家“道”与“德”范 畴,在宋明时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随着“理气之 一、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内在依据 辨”号‘道器之辨”以及相应的“形上”与“形下”之 先秦儒家认为,“道”与“德”是两个具有内在联 辨的出现,“道”一步步地被“形而上学”化地“抬 系的独立意义范畴。“道”原意为人行的路,与“行” 高”,成为与“天理”、“太极”同义的“理念式”的范 字相通,以后引申出原则、规则、规矩、规律、道理或 畴[1](P49);而“德”也得以“深入”并“根植”于人心 学说等多种意义。孔子认为“道”是做人治国的根 与人性,进而成为具有“本体论”之地位的思想范 本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畴。到了近代,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创造性地建构了 ·述而》)在其看来,“道”是排于“德”与“仁”之前 “道德形而上学”,将“道德”与“智的直觉”、“良知 的最高概念。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坎陷”、“圆善”等范畴相联系,进一步彰显了儒家道 (《论语·里仁》)这里,孔子将“道”与人生的最高 德学说的哲学意义,完善了其形而上学基础。 目标联系在一起,让人甘愿以命相易。显然“道”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