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课件幻灯片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一、魏晋南北朝的官学教育制度 (一)三国时期的官学 魏国: 曹操于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建泮宫于邺城南(今河南省临漳县),以恢复官学. 曹丕继位后不久,即于黄初五年(即公元224年)创立太学于洛阳 制定“五经课试法”,置经学博士,诏令各州郡,“使欲学者皆遣太学” 蜀国: 刘备登帝位后,于公元221年,也立即开始恢复学校建设,并任命博士官“典掌旧文”,以教生徒 吴国: 孙权称帝后,即于黄龙二年(即公元230年),诏令建国学;到景帝孙休永安元年(即公元258年),又诏令兴学,要求按古“置学官,立五经博士,核取应选,加以宠禄” 魏创立的“五经课试法”: “魏文帝黄初五年,立太学于洛阳,时慕学者,始诣太学为‘门人’;满二岁试通一经者,称‘弟子’,不通者罢遣。弟子满二岁,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不通者听随后辈试,试通二经亦得补掌故。满三岁,试通三经者,擢高第为太子舍人,不第者随后辈复试,试通亦为太子舍人。舍人满二岁,试通四经者,擢其高第为郎中,不通者随后辈复试,试通亦为郎中。郎中满二岁能通五经者,擢高第,随才叙用,不通者,随后辈复试,试通亦叙用。”-《通志·卷五十九·选举志》 (二)两晋时期的官学 突出的特点就是创办了旨在培养高级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晋武帝诏令立国子学;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确立国子学的官学制度,规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 选择博士的标准是:“履行清淳,通明典义” 国子学学生入学条件是文武五品官以上的子弟 “欲辨其泾渭,……晋世殊其士庶,异其贵贱。”《南齐书·礼志》 (三)南朝学馆的涌现 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时期,前后约170年。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曾下令在京师开设单科性的四馆。所谓:“文帝雅好文学,使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散骑常侍雷次宗立儒学,为四馆。”《文献通考·学校考二》 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又“立总明观,征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南史·明帝纪》 (四)北齐创立国子寺 所谓“国学博士,徒有虚名” “学生俱差逼充员,士流及豪富之家,皆不从调。备员既非所好,坟籍固不关怀。又多被州郡官人驱使,纵有游惰,亦不检察。”《北史·儒林传序》 最值得提出的是:北齐创立了国子寺 国子寺是在国子学的基础上创立的,它虽然还保留着国子学的职能,但又不同于国子学,具有多种功能:训练胄子、统理学官和生员,行使着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 二、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官人法” 汉代的选士制度是察举和征辟。 设立科目:茂才、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勇武知兵 (一)“九品中正”制度的产生与实施 刘备、诸葛亮主张“任人唯贤”,曹操则实行“唯才是举”。 曹操在七年中连续三次下令求贤 第一次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政策 第二次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他提到“士有偏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视其短而废其才,也应给予重用。 第三次命令中说得最坦率:“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箫何、曹参,县令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向东,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不可胜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天下尚未定”、“求贤之急” “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以孔融“违天反道,败伦敌理”,“无父之罪”而诛之 九品中正的创始人是曹操。建安中三次颁发求贤令时,已在“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官专人负责,评人物为九品。曹操建立九品中正制的原因有二: 其一,东汉末年,经过农民大起义的动荡,继之三国逐鹿中原,战祸连绵,士庶大都离乡背井,流徙播迁,秦汉以来的乡、亭、里的组织大都被破坏,士庶的出身里爵,德才行状均难以稽考,再实行“乡举里选”已不可能了,据此才产生了这一制度; 其二,东汉以来,察举、征辟式的选士,逐渐为世家大族所把持,已达到“诳时惑众”的程度。曹操为贯彻“唯才是举”的政策,必须另辟蹊径,为此将人物分为九品,设中正官,让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