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 明
1、概述
阔滩河1号大桥该桥位于位于岳西县黄尾镇楼下村南侧,大桥横跨阔滩河,大桥左线、右线全长均为403.4m。左线桥桥梁起点桩号为K76+711.80m,终点桩号为K77+115.20m;右线桥桥梁起点桩号为K76+647.30m,终点桩号为K77+050.70m,由分离式左右两幅桥组成。主桥为三跨(66m+120m+6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长252m;引桥黄尾侧为一联5跨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潜山侧为无引桥。
2、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 004-89)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 022-85)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 024-85)
3、采用的技术标准
①、设计洪水频率:1/300;
②、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③、桥面宽度
本桥采用左右线分离式特大桥,桥面宽:
0.5m(外侧防撞护栏)+
4.1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桥址位于大别山区,群山环绕,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势陡峻,植被茂盛,起伏较大,山谷多呈“Ⅴ”形谷,属褶断侵蚀中山地貌类型。桥址区地面标高介于408.60~483.78m之间,相对高差为75.18m。
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物探揭示及工程地质调绘,桥址区地层由燕山期花岗岩(ηγ5)以及第四系冲洪积物(Q4al+pl)组成,在揭示深度内自上而下依次为:
1、第四系(Q)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主要分布于桥址区河道及两岸滩地,由灰褐色、褐黄色砂、砾、碎石、漂卵石组成。
2、燕山期花岗岩(ηγ5)
灰黄~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据本次钻孔资料揭示,桥址区基岩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其中弱风化未揭穿。地质构造与地震
1、构造
桥址区位于大别造山带即大别淮阳山复背斜构造区,该地区地质构造较复杂,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和断裂。
距桥址约600m处(K80+900右340米英山河口)发育一逆断层F10,产状为340°∠45°,断层平面上呈弧形展布,沿断层带发育狭窄的河谷。断层带宽5~7m,表现为构造片理化带,沿断层带强风化深度超过20m。断层带与线路夹角70°,在线路经过地段岩层片理化强,表层全风化,该断层目前没有明显活动迹象。
2、地震
桥址区域隶属华南地震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受地壳运动的波及区域内地震时有发生,但均小于4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四)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桥址区地表水主要为阔滩河,常年流水,河床较宽,水流较急,流量随季节而变化,枯水季节流量小,雨季流量大,遇山洪暴发,可起到排水泻洪的作用,河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及泉水、裂隙水的汇集,清澈无污染,人畜均可饮用。
2、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理性质,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其特点如下:
①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赋水地层为第四纪河床相砂、砾、漂卵石,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及滩地,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及河水下渗。其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② 基岩裂隙水,桥址区基岩为花岗岩,受构造影响,裂隙较发育,裂隙水。多以泉水形式排出。
据临近工点水质分析报告可知,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桥址工程地质问题与评价
(一)桥址的区域稳定性
桥址区处于大别山区,地形起伏较大,距桥址约600m处发育一逆断层F10,属老断层,目前没有明显活动迹象,对桥址影响不大。
综合以上分析,桥址的区域稳定性较好。
(二)桥基稳定性问题
1、桥基岩土体工程地质分层与评价
根据钻探、物探及地调成果揭示,桥基区岩体可为3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漂卵石(Q4al+pl):灰褐,杂色,河床相冲积物,磨圆度较好,主要为亚圆状,一般粒径0.10~0.60m,最大可见3.60m的漂石,由粗、砾砂充填,局部夹粗砾砂层,饱和,松散,分布于河床及滩地,[σ0]=320 kPa,τi=160 kPa。
(2)全风化花岗岩(ηγ5):灰黄~褐黄色,风化剧烈,岩芯极破碎呈砾砂夹粘性土状,中密~密实,主要分布于山体及山脚表层。钻探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