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平面设计35.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S型 (二)S型 (二)S型 (3)S型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宜为: (三)卵型 (三)卵型 (3)两圆曲线的间距,宜在下列界限之内: 凸型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应分别符合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规定。 两个回旋线参数之比宜为:A2:A1=1:1.5 复台型回旋线除了受地形和其它特殊限制的地方外一般很少使用,多出现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线形设计中。 JD2里程桩号计算: JD2 = JD1+ 407.54 - J1= 7231.38 + 407.54 -1.15 = K7 + 637.77 JD2里程桩号计算: JD2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T2=207.05 L2=412.22 E2=10.11 J2=1.88 JD2=K7+637.77 ZH2=K7+430.72 HY2=K7+571.59 QZ2=K7+636.83 YH2=K7+702.07 HZ2=K7+842.94 作业: 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371.82m,JD1=K15+385.63,偏角α1=20°19′52″(右偏),半径R1=700m,JD2为右偏,α2=17°05′32″,R2=850m,试按S型曲线计算LS1、LS2长度,并计算两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附:非对称缓和曲线计算方法 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个要素构成的。 《规范》规定,基本型也可使用非对称的缓和曲线,以适应周围地形地物。 (一)计算原理 缓和曲线采用的线型一般为回旋线,其性质满足r·l=C(常量)。公路设计中定义该常量C为回旋线参数A,且A2=R·Ls。这样当圆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度Ls确定时,参数A就是定值,圆曲线的内移值p,也就是定值。 非对称缓和曲线计算原理 (二)采用的测设方法 平移圆心 法:平移圆心使圆曲线到两条切线的距离分别等于两个内移值,这样设计的平曲线位置相对于切线是不对称的。 调整缓和曲线参数法:保持圆心位置不变而通过调整缓和曲线参数A值来实现非对称缓和曲线设计。 (二)采用的测设方法 1.平移圆心 法 2. 调整缓和曲线参数法 按缓和曲线平均插入圆曲线原则设计: (1)计算原理 设第一缓和曲线长度为Ls1,第二缓和曲线长度为Ls2,且Ls1 Ls2,则 缓和曲线参数:A12 = RLs1,A22 = RLs2 缓和曲线参数:A12 = RLs1,A22 = RLs2 因为Ls1≠Ls2,所以A1≠A2, p1≠p2, [方法]令p2 = p1,由p2反推缓和曲线参数A2,再进行缓和曲线计算。 (2)几何要素计算: 上、下半支曲线分别按Ls1和Ls2单独计算。 切线长:上半支 下半支 习题: 已知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α=12°38′42″,半径R=800m,Ls1=120,Ls2=150,JD=K5+136.53。计算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曲线总长 曲线长:上半支 下半支 外 距: 校正值: J=T1+T2-L 跳转到第一页 * 跳转到第一页 * 一、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一)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行驶力学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对高速路应尽量满足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60km/h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 设计速度40km/h的公路,首先应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平面线形要素最小值。 第五节 平面线形设计 1.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 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 (三)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 (四)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 (三)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 1.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 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 2.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五)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车在公路的任何线形是行驶的时间均不宜短于3s,以使驾驶操作不显的过分紧张。 (1)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为9s行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