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新课程复习培训6.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届高三语新课程复习培训6

* * 关于选修模块复习的交流 嘉兴高级中学 一、2010自选模块的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向 命题思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文化底蕴,拓展语文视野,提升古诗文的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开发探究潜能. 更多资源 命题方向: 以选修课教材为基本依据,注重经典,撷取精华,选择内容健康并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作品,从思想内容、艺术形象、表现特点、语言运用及作者的感情态度等方面,界定鉴赏重点,启发自主思考,注重鉴赏能力考查,提高语文素养。 二、09年《自选模块测试(语文)》 题号:0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高考试题再现: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 “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 (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        象征意味:              意象:        象征意味:              意象:        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1)答案示例: 雁:乡思(信使);思念、凶兆、游子、团结协 作、相思 柳:别情(送别);温柔、随风倒、依依不舍、离情 菊:淡泊(清高);纯洁、死亡、隐士 竹:虚心(高风亮节);奋发向上、恶意扰乱、正直 莲:怜爱(洁身自好);清纯、苦命、君子 评分细则:任选3个,每个1分。 题号:0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鲍尔吉·原野 (1)从内容、语言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语段。(5分)(80字左右) (2)结合文中所引诗歌,探求末句“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的意蕴。(5分)(80字左右) 题号:01 共48450位考生作答,平均8.30分,得分分布如下: 2009年实考分析 题号:02 共7528位考生作答,平均6.04分,得分分布如下: 2010年高三教学测试(一) 题号:0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惠风词话》说:“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请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找出词中两处写景的词句,写一段赏析文字。(不少于150字) 答案示例: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5分)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5分) 2、学军中学第十次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题号:0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回答文后问题。 放 鹤 亭 记 (节选)---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