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公关系学.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公关系学

第五章 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 第一节 公共关系意识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 第三节 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机构 第一节 公共关系意识 一、公共关系意识的含义  公共关系意识也被称为“公共关系思想”、“公共关系观念”,是指一种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组织形象、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的观念和指导思想。 二、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 (—)尊重公众的意识 (1)在组织的发展决策中,要尊重公众的需求。 (2)当组织与公众发生矛盾时,应尊重公众的权威性。 (3)为公众服务时要热情,要负责到底。 (4)于细微处体现公关意识。 (5)要主动投公众之所好。 (二)塑造形象的意识    塑造形象的意识是公关传播工作的核心 (三)真诚互惠的意识 真诚互惠的意识是公共关系的交往意识和功利意识。 (四)传播沟通的意识 传播沟通的意识实际上也是一种重视信息的意识,一种平等民主的意识。 (五)创新审美的意识   创新审美的意识突出了公共关系是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的内涵。    (六)立足长远的意识 立足长远的意识是塑造组织形象稳定性的要求,也是其 艰苦性的表现。 (七)危机管理意识 公共关系是人类在危机中抉择,产生于对危机的处理。 三、全员公共关系意识 1、概念 是指组织全体人员都要具备公共关系的意识。 2、对组织的意义 (1)培养全员公关意识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2)培养全员公关意识有利于维持组织良好形象,使专家的策划不至于落空。 (3)培养全员公关意识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使组织立于不败之地。 3、如何实现全员PR 第一,提高领导的公共关系意识。 第二,要求全员的公共关系配合。 第三,建立组织的公共关系气氛。 四、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 (1)普及公关知识,明确公众在公共关系中的地位, (2)学习公共关系的历史与产生条件 (3)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学习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原则,明确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学会真诚合作。 (4)加强业务学习,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 一、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的心理。 易于投入、热情工作的心理。 自信的心理 开放乐观的心理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素质 1.公共关系的基础理论知识 2.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 3.与公共关系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 4.与对象相关的特定的公共关系知识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 1.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2.健全的思维能力 3.良好的创造能力与学习能力 4.较强的组织谋划能力 5.信息采集处理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 6.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7.自控、自制和处理危机的应变能力 8.正确掌握政策、法规、理论的能力。 四影响公共关系人员素质的个体因素 四、影响公共关系人员素质的个体因素 个体行为的基础-价值 价值观(价值取向) 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 价值观的分类 价值观的跨文化比较 个体行为的基础-价值 中国企业管理价值观(1996) 卓越创新:追求卓越上进、致力科学求真、行事积极进取、作风正真诚信、负起社会责任、强调勤劳敬业、鼓励创新服务、鼓励奉献服务、强调顾客第一、具有冒险精神、发挥集体合作、强调技术优先、重视成本效益。 以人为本:赏罚公正公平、重视员工意见、尊重制度规范、重视利用人才、强调人际和谐、注重睦邻关系、强调实践取向、尊重个人意愿。 安稳保守:遵从权威领导、讲究表面形式、重视人情关系、寻求表现绩效、维护历史传统、重视安定守成、讲究学历文凭、讲究客观标准。 个体行为的基础-价值 工作与管理情景中的价值取向(2000) 成就取向:实干、努力完成困难任务 协作取向:关心和帮助他人 诚实取向:说真话,做正事 公平取向:不偏不倚,办事公道 集体取向:关心群体利益 服务取向:顾客导向、利用人才和员工 个体行为的基础-态度 态度 对某一具体对象作出积极与消极主观反应的心理倾向 认知因素:对一类事物的真假好坏等性质和特征的认识。 情感因素:对一类事物好、恶情感反应的程度。 行为因素:对一类事物可能作出的行为的准备(行为倾向) 态度特性:社会性、针对性、协调性、稳定性、间接性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Festinger 1957) 认知包括人的思维、态度与信念等; 一个人两种认知元素的不协调,就产生失调; 失调主要有两个来源: 来自决策行为,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