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学生个性心理与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中学生个性心理与教育

gfhjjkkk 本章结构 第一节 中小学生气质与教育 第二节 中小学生性格的培养 第三节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教育 思考题 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性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是人的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个性系统的动力结构。 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系统的特征结构。 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 第一节 中小学生气质与教育 一、气质的概述 二、中小学生气质差异与教育 一、气质的概述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对气质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气质作为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反映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 第二,气质具有天赋性和后天实践性。 第三,气质具有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塑性。 第四,气质无好坏之分。 (二)气质的心理特性 1.感受性 2.耐受性 3.灵敏性 4.行为的可塑性 5.情绪兴奋性 6. 向性 (三)气质的类型 巴甫洛夫提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依据这些特征可以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气质心理特性在四种气质类型的表现 (四)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1.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2.教育的意义 3.社会的意义 二、中小学生气质差异与教育 (一)多血质学生特点及引导教育 (二)胆汁质学生特点及引导教育 (三)粘液质学生特点及引导教育 (四)抑郁质学生特点及引导教育 第二节 中小学生性格的培养 一、性格概述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个性心理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二)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 1.根据优势心理机能分类——机能类型说 英国贝恩和法国李波特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三类。 理智型的人通常依据理智尺度来衡量一切,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这种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制力强,处事谨慎。 情绪型的人言谈举止易受情绪影响和控制,内心体验深刻,外部反应明显。这类人热情,易冲动,做事大胆,情绪不稳定。 意志型的人行为目标明确,做事积极主动,果敢、坚定,有较强的自制力,有时显得呆板固执。 2.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向性说 瑞士荣格根据个体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还是外部,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其特点是沉静、反应比较缓慢,处世谨慎,不善交际,适应环境能力差,很少向别人显露自己的喜怒哀乐。 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特点是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和感兴趣。 3.据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独立说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的概念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 场独立者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而且应激能力强。 场依存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一类型的人应激能力差。 思考:独立说对教学的启示。 4.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 ――社会文化类型说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人会对社会某一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 (1)理论型的人   (2)经济型的人 (3)审美型的人 (4)社会类型的人 (5)权力型的人 (6)宗教型的人 5.据性格的成分分类――特质说 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特质说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一个人一贯性的具有倾向性的东西,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人的特质的不同产生了人们不同的性格。 支持特质学说的有: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于1937年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时的一种内在倾向。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是由个体生活的特定环境造成的,是个体互相区别的主要特质。 个性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把1万多个形容人格特质的词归类为171个,并归并为35个特质群,称之表面特质。表面特质是可直接观察的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 1949年卡特尔运用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