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泸县龙眼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和思考.doc

对泸县龙眼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和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泸县龙眼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和思考

对泸县龙眼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泸县供销社???梁发伦????李诗兵? ? 泸县龙眼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晚熟龙眼之乡”,种植面积达16万亩,主要分布在海潮、潮河、太伏、云龙、牛滩、兆雅集等镇,已建成四川省龙眼种植第一县,龙眼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泸县在龙眼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龙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龙眼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泸县是全国龙眼分布最北缘、最晚熟地区,近几年来,本着充分发挥种植业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思路,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工作原则,泸县龙眼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是全国龙眼优势布局县、中国晚熟龙眼之乡、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名优龙眼基地和全国供销合作社龙眼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荣获中华名果、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名优果品金质奖、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等称号。 按照“龙头企业(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种龙眼产业化经营模式,泸县龙眼远销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了大基地、大品牌和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龙眼总产量维持在3万吨左右。2012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2万亩,总产量达2.7万吨,总产值2.16亿元,涉及农户5.5741万户,17.28万人,农民人均增收1250元;2013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3.2万亩,总产量达3.5万吨,总产值3.5亿元,涉及农户5.6741万户,17.58万人,农民人均增收1991元;2014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将突破16万亩,总产量预计与2013年持平,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二、龙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我县龙眼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种植相对分散,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一是在海潮、潮河、太伏等龙眼种植大镇,龙眼种植相对分散,点未连成线,线未连成面,集中连片基地相对较少。二是地方优势品种资源未得到合理保护和开发,品种安排和地域分布不合理,品种多而杂,缺乏统一规划,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成熟期过于集中,鲜果货架期过短。三是县镇村科技推广体现不健全,加之农户思想相对保守,合理施肥、适时放梢、合理修剪和病虫防治等标准化种植技术未全面普及。 (二)投入不够,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一是项目资金发展短缺,支农资金未有效捆绑,投入分散,必要的生产性投入得不到保证,“赖地生树,靠天结果”的现象较为普遍,经统计,泸县80%以上的龙眼果园没有蓄水池,只有近20%果园有项目配套建有蓄水池,而且其中近一半蓄水池还无法正常蓄水;80%龙眼果园是逢山走山,道路通行难。二是泸县龙眼以鲜果就近销售为主,辐射半径小,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不能实现大规模的远途商业运输,与产业配套的产地预冷、冷藏运输链及冷藏库的建设与全县龙眼产业发展严重不相适应,龙眼加工主要沿用传统的烘焙技术,深度加工的产品尚未开发。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利益机制联系不够紧密。一是全县龙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小,缺乏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仅有“海潮香桂圆”、“后湾”龙眼等品牌小量的干果和元肉,产品档次不高,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低,开拓和占领国内市场不够。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果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还缺乏相互认可、相互约束的产品标准,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经营,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未能形成有效的市场运作模式。 (四)品牌打造和宣传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一是品牌多而杂,各自为阵现象严重,经统计,目前,全县先后独立注册的商标品牌就有“泸丰”牌、“泸早”牌、“蜀冠”牌、“海潮”牌、“海潮香桂”牌、“后湾”牌、“州圆”牌、“泸科”牌、“匠心”牌、“熟龙”牌等10个。二是全县缺乏系统宣传方案,开展大型龙眼展示展销会、洽谈会、推介暨新闻发布会等宣传活动不多,财政资金用于龙眼宣传资金投入不足,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上难寻泸县龙眼宣传内容,外地人对泸县龙眼了解甚少。 三、龙眼产业下步发展建议 (一)抓好规划,建设龙眼产业带。一是县委、县政府应不惜重金,顶层规划设计,明确龙眼产业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以海潮、潮河、牛滩、太伏等镇为重点,建设龙眼标准化种植产业带,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面连成片,建设集种质资源培育、旅游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观光果园,发展观光旅游。二是充分发挥泸县龙眼晚熟的优势,全县以栽种蜀冠、泸丰、泸晚2?号等品种为重点,通过高接换种的办法对低产、劣质龙眼园进行改造,逐步优化全县龙眼品种结构,使早、中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