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和理论表格版.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和理论表格版

姓名 国籍 主要理论及观点 孔子 春鲁 地位:儒家创始人孔圣人 相关著作《论语》孔子学说核心:“仁”“礼”。 3.“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闻,非礼勿动。 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提出“庶”“富”“教”观点—立国三要素 个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7.教师观: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教育内容:文、行、忠、信。“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9.教育作用: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10.教育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反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一词的来源 因材施教 最早提出因材施教 巩固性教学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谦虚笃实的方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求学要实事求是 有教无类 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学—思—行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要学以致用”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立志有恒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于仁” 自省自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身体力行 “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信,行必果” 改过迁善 正视自己的错误,谅解他人的错误 孟子 战周 地位:亚圣相关著作《孟子》 性善论 内发论 教育目的:明人伦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论理想人格:提出大丈夫理想人格 《孟子·尽上心》——最早使用教育一词。 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 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深造自得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盈科而后进 强调学习和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 教亦多术 因人而异教法 专心致志 身心发展动因 杨雄 中国 《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 王充 中国 问难与距师、学之与闻见、思考与求是 古德莱德 美当 课程的层次主要有: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 陈鹤琴 幼儿教育、中国的福禄贝尔 荀子 战赵 1.性恶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2.外铄论 3.《荀子.劝学》——“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首次合用“道德” 3.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教育应当以大儒为目标——俗儒、雅儒、大儒 4.论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云亦云”最为尊师、三为祭酒 5.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6,教学原则“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墨子 战宋 “兼爱、非攻” 外铄论——提出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强力而行” 知识来源:亲知、闻之、说之 量力性教学原则——“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治而从事焉” 重科技、主动施教(强施教) 《学记》 乐正克 战国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教育学雏形” 教育与政治:“君子如欲化名成俗,其必由学乎”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课内外相结合:“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启发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5.循序渐进:“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6.新课程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长善救失:教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8.豫时孙摩:预防、及时、循序渐进、集体教育原则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期可知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9.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0“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教育的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蔡元培 中国 1.“以美育代宗教说” 2.对大学精神的解释: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3.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4.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之意见》 5.改革北大教育实践:包定宗旨,改变校风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教授治校,明主管理 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6.教育独立思想:经费独立、政治独立、学术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朱熹 南宋 1.“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