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和理论表格版
姓名
国籍
主要理论及观点
孔子
春鲁
地位:儒家创始人孔圣人
相关著作《论语》孔子学说核心:“仁”“礼”。
3.“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闻,非礼勿动。
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提出“庶”“富”“教”观点—立国三要素
个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7.教师观: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教育内容:文、行、忠、信。“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9.教育作用: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10.教育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反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一词的来源
因材施教
最早提出因材施教
巩固性教学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谦虚笃实的方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求学要实事求是
有教无类
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学—思—行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要学以致用”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立志有恒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于仁”
自省自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身体力行
“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信,行必果”
改过迁善
正视自己的错误,谅解他人的错误
孟子
战周
地位:亚圣相关著作《孟子》
性善论
内发论
教育目的:明人伦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论理想人格:提出大丈夫理想人格
《孟子·尽上心》——最早使用教育一词。
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
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深造自得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盈科而后进
强调学习和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
教亦多术
因人而异教法
专心致志
身心发展动因
杨雄
中国
《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
王充
中国
问难与距师、学之与闻见、思考与求是
古德莱德
美当
课程的层次主要有: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
陈鹤琴
幼儿教育、中国的福禄贝尔
荀子
战赵
1.性恶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2.外铄论
3.《荀子.劝学》——“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首次合用“道德”
3.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教育应当以大儒为目标——俗儒、雅儒、大儒
4.论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云亦云”最为尊师、三为祭酒
5.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6,教学原则“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墨子
战宋
“兼爱、非攻”
外铄论——提出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强力而行”
知识来源:亲知、闻之、说之
量力性教学原则——“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治而从事焉”
重科技、主动施教(强施教)
《学记》
乐正克
战国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教育学雏形”
教育与政治:“君子如欲化名成俗,其必由学乎”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课内外相结合:“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启发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5.循序渐进:“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6.新课程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长善救失:教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8.豫时孙摩:预防、及时、循序渐进、集体教育原则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期可知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9.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0“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教育的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蔡元培
中国
1.“以美育代宗教说”
2.对大学精神的解释: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3.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4.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之意见》
5.改革北大教育实践:包定宗旨,改变校风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教授治校,明主管理
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6.教育独立思想:经费独立、政治独立、学术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朱熹
南宋
1.“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规范》.pdf VIP
- 重庆市渝北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pptx VIP
- 力学实验(解析版)-2025版高三物理寒假讲义.pdf VIP
- 肘关节运动学.pptx VIP
- 2025年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四个带头+违纪行为典型案例解析】与个人检查材料2篇文.docx VIP
- 家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规范.docx VIP
-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SJT 11798-2022.docx VIP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doc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四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126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