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参考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文学参考论文

日本文学参考论文   日本文学发展历史悠久,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文学是语言的一部分,并反映着语言。要对语言的翻译进行研究的话,就必然会涉及到历史和文学。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学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日本文学参考论文篇1  浅谈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之间的交流   摘 要:学的某些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建构,所以要清理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就必须反思日本文学影响这一事实,也就是应尽可能地返回历史现场,弄清中国近现代文学认同、接受日本文学的政治文化与民族心理背景及其特点,追问日本文学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现代性想象、建构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意义何在,由此深化对20世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认识。   关键字:中国文学、日本文学、交流   一、以近代为例   中日文学关系的桥梁是留日学生(梁启超等少数人例外),日本文学主要是经由他们而影响中国文学的。留日学生是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逆转的产物,留学日本目的在于吸取其近代化良方,并由日本获取“泰西各学”,即政治、律例、理财、外交、武备、农工、商务、矿务之类。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陈述的“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之理由是:“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凡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若自欲求精求备,再赴西洋,有何不可?”(注: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这段文字表露了张之洞乃至当时朝野上下的两种心理:一是求事半功倍的走捷径心理,也就是一种急功近利心理;二是由“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所体现的对日本西学、日本近代化经验的一种信赖乃至依赖心理。   留日学生长期生活在日本,接受日本式教育,对日本文化、文学逐渐产生了某种程度不一的认同感,例如鲁迅对日本“认真”、“余裕”文化的认同(注:参见方长安:《鲁迅立人思想与日本文化(下)》,《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5期。),周作人对日本人“爱好天然”、“崇尚简素”文化的喜爱(注:参见周作人:《最初的印象》,载《知堂回想录》,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157页。)。他们虽然遭受了种种不公平的民族歧视,但对日本近现代化本身并无抵触,甚至极为向往,因为他们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中国输入日本近现代化经验。这样,他们与日本文化、文学间便缺少文化、文学传播接受中应有的距离感,也就难以在认同、接受中作一种冷静的观察、分析。这意味着他们中多数人难以看清日本文化、文学的优与劣,势必导致接受上的某种盲目性。而这些留日学生,大都是关注现实、满怀理想的激进的革命青年,充满青春激情,为拯救祖国,在世界上重塑中国形象,他们恨不得一下子让中国实现近现代化,跨入世界强国之列。所以只要他们认为是有用的,就于焦虑、情热之中不惜一切地加以介绍、吸纳,因而往往是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   留日学生这些特点和上述张之洞所流露出的两种新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共同作用,使中国近现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认同、接受变得极为复杂,即:它在促使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生长的同时,又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潜在地制约着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健康生长。   二、日本文学中子路形象的变异与《史记》   在《游侠列传》中司马迁打破了“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 (《史记》1137)的历史沉寂,描写了“卿曲之侠”“布衣之侠”“闾巷之侠”等民间游侠。中国游侠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氏族制度崩溃的春秋末期,没落氏族的一部分人沦落成四处流浪的武士,寄身在权力者周围并得到其庇佑,而武士则要付出生命、知恩图报,典型为孟尝君等“战国四公子”的养士美谈。这一传统文化在汉朝武帝时期更为盛行,渗透到民间。因为正常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所以在普遍要求自卫的基础上产生了与游侠阶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个别秩序(14)。当然这也与春秋时期以下犯上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关联。   从这样的历史时代的可能性来看,生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子路,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游侠之徒”。中岛敦正是根据历史和时代的这种可能性,再结合上述的《论语》等的古典资料中的子路与游侠资质相似的记述,才在《弟子》开篇使用了“鲁国卞邑的游侠之徒,名仲由,字子路”这样的开头。而且为了突出时代背景中的游侠传统的鲜明色彩,也好像是为照应小说开头的设置,作品第三章中专门交待这是“以下犯上的世道”(『弟子』第一卷:102),而在第十三章则写到“世道的混浊加上诸侯的无能”(『弟子』第一卷:105)等等。   那么,《弟子》中子路的性格特征与司马迁《游侠列传》中的游侠的性格特征到底有多少相似之处呢?在这里做一下具体的比较应该是必要的。《游侠列传》中是这样写游侠的,“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