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阅读思想品德材料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论阅读思想品德材料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命题,材料题量大,形式也各异,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这些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致失分过多。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思品材料的阅读能力。而阅读思品材料要求教师能重视学生的自身经验和发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有限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具备无限的自我发展素质。因此,阅读思想品德材料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课堂为舞台,以思想品德教材及相关材料为载体,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营造一种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主动动脑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他们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评价等探究性思维,最终学会如何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民主氛围,张扬个性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新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可见,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造,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存在于学生问题产生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学呼唤“人文性”的回归,学生是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灵敏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才、情、志、趣,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能,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积极主动参与问题情境的机会,启发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1.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民主氛围
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如何有效地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的主人。例如,我在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先布置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探究质疑。学生提出了:“当今社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它与“三个代表”等党的指导思想有何联系?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等问题,我鼓励学生围绕各自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我有意识地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从而缩短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他们在即将进行的课堂交流中可能出现的胆怯、害羞心理,进而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完成问题情境的创设。可见,我们在思品材料分析中,应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2.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张扬学生个性
个性发展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它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强调个体发展的自主性、差异性。个性在心理学上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创造力开发者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创设轻松、自由的问题情境,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和见解。我在分析“小明与父亲唱反调”一段材料时,要求学生针对逆反心理发表看法,一部分学生认为逆反心理具有危害性;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逆反心理未必都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学生中的好多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是家长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淡化了自己是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答案,用适度的宽容,调动一切手段,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学会动脑、学会创造,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独立、完满的主体人格。
二、激励兴趣,激活教材,强化感受性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可见,兴趣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推动力。在思想品德课上,特别是在阅读材料中,要强化主体的感受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教材,引疑设问,使学生产生自觉学好思品的动力。
1.于深层蕴意处设疑
思品材料中往往蕴藏着极深的含义,教师精心地引领设疑,将会增强学生主观感受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材料主旨。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材料中,学生都理解了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我抓住这点巧妙设疑:为什么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这样一问,学生迅速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再联系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最后得出了经济决定政治的结论。
2.于材料关键处引疑
所谓关键,就是材料的重点,即能表现主题或线索的字词及语句。抓住关键引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点到面,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必须重视抓住关键引疑,教会学生答题。具体方法是:(1)抓住材料中的主体等关键字词。(2)把握材料题中问与问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材料一: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我国先后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后又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适配改造成本评估规范》.pdf
- 中国行业标准 YY/T 1939-2024医疗器械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重组C因子法.pdf
- 各类游资炒股心法及感悟,套利模式.pdf
- 【客户管理】龙湖客户细分及工作模式分享精华篇-102p.pptx
- 学校智慧平台管理制度范文.docx VIP
- ASME中国制造-ISO12944-5-2018 中文译稿 第5部分 防护涂料体系.pdf
- 《诫子书》公开课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
- 关于《佛山市市级财政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概算预算结算.doc
- 二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强化练习(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