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变物理思维是物理初高中衔接关键
转变物理思维是物理初高中衔接关键摘要: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转变物理思维是关键。要让学生从“感受”物理转变到抽象概括物理现象注重过程分析,教师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创设情境,“制造”矛盾,要旗帜鲜明的去引导。
关键词:感受;抽象;概括;过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55-02
学生中有不少人初中物理学习很不错,但是进入高中后他们却感觉到物理特别难学。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因此几乎放弃了物理的学习,在高一上期就出现了以物理学科为代表的严重分化,有一部分同学文理分科时选择文科的原因就是物理太难学不会物理。其实物理学不好关键因素在于初高中衔接阶段物理思维没有转变过来。
初中物理思维特征——“感受”与“经验”
每个学生都通过十几年的成长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比如力学现象、运动现象……。而在初中阶段,所研究的现象,如弹力、大气压等,与他们的生活感受及生活经验绝大部分是吻合的、一致的。并且这些现象都是非常直观的,也可以这样说:感觉是对的就是对的。因此,他们造成有许多时候凭直观感受或经验都能猜中结论。
初中物理在解题中根据初中生的特点,非常注意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要求在求解过程中明确那些物理量已知,那些物理量未知,强调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例如:如图所示,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初中大部分老师要求在解题过程中要写出:
已知:拉力F= 20N 移动距离S=10m 时间t=20s
解:W=FS=200J
P=W/t=20W
这样的处理在初中有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已知条件写完,哪怕是在不懂得什么意思,只要记得公式就可以硬套公式求出结果。这一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如果说初中物理学习中也建立物理思想的话,那么这种思想可以叫“感受”物理或者叫做“经验”物理。当然初中物理教学中这种做法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符合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求。
高中物理思维特征——“抽象”“概括”与注重“过程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思维特征表现高度的抽象,物理思维从经验型和感受型向理论型转化,更加注重物理过程分析。具体而言,高中所涉及的物理内容更本质、更抽象一些,并且许多时候其生活经验与实际的物理规律相矛盾,学生用初中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分析和判断,往往是错误的。
例如:“只有受到力物体才会运动”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例子好像都在支持这一观点。一个物体放在地面上,有力推它,它就会像向前运动,力撤掉物体就会停止运动。这一“经验”的存在使得不少同学对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和迷茫。当看到物体向前运动时总会认为物体受到了向前的力;当看到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时,总会认为应当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使物体向上运动。而实际上物体不是因为力而运动,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高中物理学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更加注重物理过程分析,关注物理过程中的各个物理量的关系,而不再一味注重已知和未知。
例如:一物体从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若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求物体下落总高度一半时用了多长时间。
在该问题中如果一直强调已知和未知数,题目中的未知量较多会使得高一新生初学匀变速运动时变得迷茫,不知所措。其实该问题的本质就是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这个问题就会变得比较简单。
初高中衔接阶段物理学习的关键是转变学生的物理思维,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转变学生的物理思维,让学生尽快的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一、注重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要设置疑问和制造矛盾,引导学生从“感觉”物理现象到“抽象”“概括”物理本质逐步转变。
思维开始于疑问与矛盾,问题启动于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思维情境,甚至于制造矛盾强迫学生进行一定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认真分析和组织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在概念教学中发现、创设质疑和“制造”矛盾,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矛盾中升华自己的思想,突破感觉层面自己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所有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规律的讲述很简单,但是我们不要错过这个从“感觉”到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的绝佳机会,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和辨析到底是轻的物体落得快还是重的物体落得快,做适当的引导,帮学生制造矛盾,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物体落得快慢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阻力,进而拓展到没有空气阻力会是怎么样的,先猜想最后演示“毛钱管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