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穴注治疗暴聋62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刺配合穴注治疗暴聋62例

针刺配合穴注治疗暴聋62例暴聋西医称之为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觉性听力缺失。多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气温改变、过度疲劳、过敏反应和内分泌失调、细菌及病毒感染,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引起内耳微血管收缩, 以致发生内耳微循环障碍, 缺血、缺氧代谢紊乱, 损害听觉器官而致听力下降造成耳聋。暴聋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降至最低点,同时可伴有耳鸣及眩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笔者于2003年8月~2012年1月运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暴聋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患者均来自本中心门诊病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风邪外袭者27例,症见突发听力下降,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痰火郁结者19例,症见猝然听力下降,头重而晕,耳中胀闷,脘腹痞满,舌苔黄腻,脉滑数;气滞血瘀者6例,症见听力下降,或伴耳鸣,舌质紫暗,脉涩;气血亏虚者10例,症见听力下降, 伴耳鸣,面色无华,劳累后加重,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者半年,最短者1 h。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听力突然下降,1~2天内听力下降达到高峰,多为单耳发病。或伴耳鸣、眩晕。(2)常有恼怒、劳累、感寒等诱因。(3)耳部检查:鼓膜多无明显变化,或有鼓膜混浊。(4)听力检查呈感音神经性聋。 2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取耳门、听宫、翳风、中渚、合谷、太冲、三阴交。配穴风邪外袭加风池、外关;痰火郁结加丰隆、内庭;气血亏虚加气海、足三里;针刺疗法:患者取正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40 mm毫针进针13~25 mm深,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20 min后起针,其间行针1~2次;穴位注射:以5 mL注射器吸取500 ug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和50 mg维生素B1注射液2 mL混匀,取患侧翳风、双侧三阴交,皮肤常规消毒后在各穴进针10~15 mm深,得气后每穴注入药液0.5~1 mL出针。以上治疗每天1次,两种疗法交替进行,两种方法各用5次共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2~3天。3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听力恢复正常,伴随症状消失;好转:听力提高10分贝以上,耳中不适感减轻,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听力提高不足10分贝,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痊愈32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5%。 4 典型病例 朱某某,男,19岁,学生。患者于2010年7月就诊,主诉:一周前因淋雨受凉后,突然出现左耳耳聋伴耳鸣、头昏、咽痛、耳内闷胀感。遂到省级医院就诊,耳部检查鼓膜无异常,体格检查见体温38.7℃,咽充血,诊断:(1)突发性耳聋。(2)上呼吸道感染。经中西药治疗一周后仍感耳聋、耳鸣(具体用药及治疗方法不详)。证属风邪阻络。治以疏风通络。取左侧耳门、听宫、翳风、中渚;双侧合谷、太冲、三阴交、风池、外关。依上法治疗1个疗程后听力明显改善,连续治疗3疗程痊愈。 5 体会 暴聋是因邪犯耳窍、起病迅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西医称之为特发性或突发性耳聋、属神经性耳聋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风邪外犯、情志抑郁或恼怒致肝失疏泄、肝阳上亢致耳聋;亦可因强大声音震击致气滞血瘀而发为耳聋。祖国医学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肾开窍于耳及二阴”,暴聋的发生多与肝肾两脏气血失调相关。笔者针刺肝经之原穴太冲穴,有调理肝气,疏肝解郁作用;合谷穴配太冲穴,经络学说称之为“开四关”,有调和阴阳,通调全身经络气血之功效。三阴交穴为肝、肾、脾足三阴经之交会处,具有行气活血、滋阴平肝潜阳的作用。中渚、翳风穴对耳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古医书《玉龙歌》记载“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配以耳门、听宫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维生素B1、B12注射液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将其作穴位注射既可加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可发挥其营养神经的药理作用。针药并用相得益彰,故获奇效。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