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阻滞因素研究.doc

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阻滞因素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阻滞因素研究

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阻滞因素研究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加快培养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但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应用型创新能力明显滞后。本文着重分析了阻滞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诸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就培养高校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的对策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阻滞因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18-02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加快培养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的载体,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应用型创新能力明显滞后。因此,分析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滞因素的根源是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前提。 一、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创新人才可以分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和理论型创新人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创新成为企业、民族、国家生存发展基本动力的时代,高等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国以才强,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是产业优化升级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发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模求大,学科求全,层次求高”,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多是“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使得众多的大学陷入学校盲目发展的迷乱和彷徨中。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改革中加强和完善。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普遍偏向于“学术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理论型人才,轻视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轻视技术教育;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相对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技术研究,相对造成了我国“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非常紧缺局面。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然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得我国传统的“学术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就业市场中面临严峻考验。 二、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阻滞因素分析 教育学者孙孔懿先生说“教育改革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无清醒的准确的认识。”故分析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阻滞因素势在必行。 (一)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培养理念滞后 1、深刻的历史和传统观念致使我国学生创新精神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存在普遍性的教育观念的落后。封建社会的长期的统治压迫、思想禁锢、精神奴役,导致民主传统的缺乏,使天下人都“思不出其位”,也造成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上浓重的崇古意识和强大的历史惰性,行为上表现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迷信盲从。突出的是从众,而缺失的是个性。这种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中,实质上讲,封建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创新精神培养的阻力,多来自我们“自己”[1]。 2、近代以来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致使我国的人才培养理念明显滞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2]。如教学模式有待打破统一框架;教学方式有待改变灌输模式;在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方面,学校停留在“一刀切”的量化评价阶段,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明显滞后 高校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先建设好能够满足此类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队伍。总体来讲,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还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认为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并加强建设教师与学生有效联结的制度性载体。 1、大多数教师缺乏学习终身化的观念。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信息时代。他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维持性的教学,一份教案几十年不变,传授的知识仅限于本学科的知识,通识基础薄弱,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显不足,教学思想一直因袭应试教育的一套理论。教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