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探究分析
18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探究分析作者单位:454150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陈荣玲
【摘要】 目的 分析本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并进行针对性分析。方法 对本院门诊及住院部医生呈报的18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性别年龄比例、给药方式、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结果等情况予以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抗感染药物ADR中,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居首位(120例),喹诺酮类引起的ADR居首位(80例),在临床表现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较多(108例),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上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一定要谨慎,对于严重的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要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研究分析
从上个世纪青霉素出现之后,抗感染药物在如今医疗药物的使用率最为频繁和广泛,而对种类的开发和更替也逐年产生,在对感染的控制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不仅造成患者经济负担的加重,同时可能造成患者病程的延长及预后效果不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本文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门诊及住院部医生呈报的18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通过对其类型、临床表现及结果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183例抗感染ADR报告,其中男71例,女112例,年龄2~82岁,平均(45.2±11.2)岁,其中未成年患者(18岁)20例,男13例,女7例。成年患者(18~60岁)112例,男41例,女71例,其中18~30岁31例,31~50岁40例,50~60岁41例。老年患者(61~82岁)51例,男18例,女33例。有28例患者存在药物过敏史,7例患者存在家族药物过敏史。
1.2 方法 对上述ADR报告中患者给药方式、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结果等情况予以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给药方式与ADR的关系 在183例患者中,51例为给予口服用药后引起的ADR,120例为进行静脉滴注给药后引起的ADR,3例为给予肌肉给药后引起的ADR,9例为由其他给药途径引起的ADR。
2.2 药物种类与ADR的关系 全部患者ADR包含了六大类26种抗感染药物,其中,喹诺酮类80例,约占43.7%。包括左氧氟沙星29例,加替沙星17例,氟罗沙星12例,环丙沙星7例,洛美沙星7例,氧氟沙星4例,培氟沙星4例。头孢菌素类33例,约占18.0%,包括头孢拉定8例,头孢曲松7例,头孢哌酮+舒巴坦7例,头孢哌酮4例,头孢丙烯3例,头孢克罗2例,头孢他啶2例。大环内酯类25例,约占13.7%,包括阿奇霉素15例,克拉霉素4例,红霉素4例,罗红霉素2例。青霉素类20例,约占10.9%,包括青霉素14例,阿莫西林+舒巴坦4例,美洛西林2例。氨基糖苷类4例,约占2.2%,都为阿米卡星。其他类21例,约占11.5%,包括林可霉素8例,克林霉素6例,甲硝唑5例,替硝唑2例。ADR发生率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及大环内酯类。
2.3 临床表现及结果 全部患者中,皮肤及附属器官损害108例,消化系统反应48例,神经系统反应34例,心血管系统损害18例,心外血管损害15例,全身性损害9例,呼吸系统反应9例,听觉和前庭功能损害5例,泌尿系统反应2例及其他反应25例。经治疗后19例治愈,162例好转,2例出现后遗症。
ADR关联性评价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认为肯定17例,很可能159例,可能5例,怀疑2例。
3 讨论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其ADR的发生率与日俱增[2]。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人群。本文研究中,老年患者发生比例较高,约占27.9%(51/183),其构成比高于其它年龄段。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增多,使得ADR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所以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合并用药者,应加强ADR的监测。另外,给药途径与ADR也有密切联系。本文中数据显示,120例的ADR是因为静脉给药引发,约占65.6%,可能主要因为临床静脉给药增多,其次也与制剂质量、溶液稳定性、药物配伍、滴注速度等因素相关。静脉滴注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易于发生ADR,甚至导致严重ADR,两年间收集的4例过敏性休克,均是通过静脉给药引起。可见,严格规范地采用静脉给药,提倡能口服给药就不予以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给药,必将减少ADR的发生及预防严重ADR。
笔者从本文中发现,予以抗生素导致的ADR累计最多的是皮肤损害及附属器官损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