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人教版)◆ 《论语》选读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集锦 修养学习篇(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一、字音识记 1.大祭(jì)       2.雍(yōnɡ) 3.樊迟(Fán) 4.皋陶(Gāo yáo) 5.伊尹(yǐn) 6.取譬(pì) 二、通假字 1.问知(通智,理解为聪明,智慧) 2.举直错诸枉(通措,理解为安排,安置)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通向,理解为先前) 四、古今异义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 今义:丈夫或妻子 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愿动词 五、词类活用 1.己欲立而立人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得住 2.己欲达而达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达 3.举直错诸枉 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直的人 4.不仁者远矣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5.尧舜其犹病诸 名词用作动词,担忧、忧虑 六、文言句式 1.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2.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3.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宾语前置句 4.富哉言乎 主谓倒装句 5.舜有天下,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6.问知。子曰:“知人。” 省略句 7.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省略句 启迪智慧 1.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学的消极原则,因为它只是强调人“不要”做什么。其实,它暗含着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孔子明确地把这种意思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在孔子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君上;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父亲;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兄长; 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地理解为,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幸福;自己期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尊敬别人…… 这样看来,实践“仁”一点儿都不玄妙,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所以就每一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 2.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对颜渊、子贡、樊迟、仲弓等人的回答各有侧重、各不相同,试作具体分析,然后综合起来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和认识。 明确:孔子回答颜渊问“仁”,说明“仁”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对“礼”的自觉,即“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孔子回答仲弓问“仁”,以及回答子贡问可以终身实践的“一言”,主要是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回答子贡问“仁”,则主要是从肯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回答樊迟说“仁”就是“爱人”,其内容跟他所说的“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致的。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点有两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己的自觉,二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 3.在选文第1~3则中,针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孔子是如何回答的?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哪一方面? 明确:明确针对颜渊的提问,孔子强调“仁”是“克己复礼”;对仲弓,他则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回答樊迟时,孔子说:“爱人。” 这三则选文集中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4.选文在措辞上有何特点?请举例作简要说明。 明确:平淡之中见真知。 文中的很多措辞看上去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