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染病的相关护理及自我防护.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的相关护理及自我防护

传染病的护理及自我防护 * 一、传 染 病 的 概 念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属于感染的范畴,而感染不一定有传染性。 * 二、传 染 病 的 特 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免疫性 1. 基 本 特 征 2.临 床 特 征 流行特征即感染过程的临床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一过性感染】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 最常见 其次 所占比重最低 依据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分为4期: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 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经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土壤传播、其他还有血液、医源性传播。 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3.人群易感性: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儿童特别婴幼儿缺乏特异性免疫,免疫缺陷者对多种微生物易感。 易感者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数量时,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 * 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自然因素: 地理、气候和 生态等条件有 关。寒冷季节 多发生呼吸道 传染病,炎热 夏季多发生消 化道传染病。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社会因素: 人群营养水平、 居住条件、防疫 工作、卫生设 施、劳动环境等 对传染病的发生 和流行比自然因 素有更为重要的 作用。 * 四、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必须遵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的传染病报告时限。 甲类(鼠疫、霍乱)-------强制管理 乙类(25种)--------------- 严格管理 丙类传染病(10种)-------监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将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37种。 * 2.切断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加强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及粪便管理、保护水源、消灭苍蝇、老鼠。 呼吸道传染病: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戴口罩。 虫媒传播:杀虫、防虫、驱虫。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增强特异性免疫力(人工自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 被动免疫:抗毒素、丙种球蛋白 3.保护易感人群 * 黄色 五、传染病的隔离和消毒 隔离标志 严密隔离----- 接触隔离------ 橙色 呼吸道隔离------ 蓝色 肠道隔离---------- 棕色 体液血液隔离------ 红色 * 消毒 是指消除或杀灭由传染源排出到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种类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预防性消毒包括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饮水消毒、餐具消毒。 目的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五、传染病的隔离和消毒 * 六、传染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 发 热 皮 疹 腹 泻 意识障碍 发热、皮疹是多种急性传染病共有的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 *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发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常见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返回 * 皮疹的形态、出现的时间、分布部位及出现的先后顺序因病种不同而异, 对传染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1.水痘多在发热第1天出疹,皮疹主要集中在躯干,呈向心性分布 2.猩红热多在发热第2天出疹 3.麻疹多在发热第3天出疹 麻疹和猩红热的出疹顺序相似,均从颈部、耳后开始,自上而下迅速遍及全身。 皮疹形态有: 斑丘疹、出血疹、疱疹或脓疱疹、荨麻疹。 * 1)病史:了解患者发病的地区、季节、接触史等流行病学资料。观察发热、皮疹出现的时间、起病急缓、热型的特点、持续时间、初发部位、伴随症状及热退情况。(发热是否伴有皮疹、腹泻、黄疸、全身酸痛、食欲下降、呕吐、尿少、出汗、瘙痒、乏力等,小儿感染时密切观察有无抽搐和惊厥)。 2)身体评估:评估生命体征、营养状况、意识状态、颜面色泽、有无皮疹、皮疹的部位、形态大小、皮肤弹性有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