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治疗相关护理石慧慧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 ?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是人体 (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多种细胞子刺激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活性 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 采血前的准备 导诊护士登记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联系方式、到诊方式等) 医生询问病史,开具检查单: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免疫四筛;彩超、心电图、CT等。 患者签署治疗同意书 口服钙剂20ML,预防枸橼酸反应。 采血过程中书写记录内容 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记录 采血记录本 单采血液交接本 采血交班本 采血总结 细胞采集后健康教育 穿刺部位按压10分钟以上,防止出血。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合理安排饮食:多食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多食增强免疫功能食物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香菇、木耳、胡萝卜等;少食热性食物并限制脂肪摄入。禁烟、酒。 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科室会将回输时间提前1-2天以电话或者信息的形式通知,注意查收。 三、回输 回输前: 1、回输前1-2天电话或者短信通知患者 2、转抄“回输计划单” 3、抽血查“cd”(细胞表面抗原) 4、测量生命体征 DC和CIK细胞回输的护理 及时回输,否则会降低细胞杀伤性,影响疗效 输注前需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 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采用输血器,先输生理盐水5 0mL左右,再进行回输细胞 回输过程控制在1 h内,液体滴速要适宜,滴速约为30滴/min。滴速过快有堵塞微小血管的危险,滴速过慢可能降低细胞活性。 DC和CIK细胞回输的护理 回输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每隔10min轻轻地摇匀细胞悬液1次,确保细胞均匀分布,避免形成细胞团块 细胞回输完后,再输10~20 mL生理盐水冲洗皮条内残余的细胞悬液 输注结束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30 min DC和CIK细胞回输的护理 DC-CIK输注针应采用9号针头以减少细胞的破坏 尽量选择弹性好、走向直的血管回输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回输过程中如出现寒战,应立即停止输注,以生理盐水冲管,并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注意保暖 当日不要沐浴,以免穿刺点感染 治疗期间应避免进食虾、海鱼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回输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发热:最为常见。轻度发热(体温38℃):指导患者多饮水,通常数小时后患者体温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持续高热(≥39 oC,持续24h以上):停止免疫治疗,寻找原因,行高热常规处理、物理降温,遵医嘱肌内注射异丙嗪25 mg等。 头晕、乏力: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安慰患者,指导其深呼吸,经适当休息后常于1—2 d消失。若症状严重(胸闷伴呼吸困难),可用泼尼松和地塞米松进行对症处理。 回输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红肿、风疹:对于出现轻度此类反应的患者可采用热敷或遵医嘱涂抹并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那明,4—5 d症状消失。为皮肤破溃者用红外线照射患处20一30 min,防止局部感染。 静脉炎:回输的穿刺点如有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硬结,给与50%硫酸镁热湿敷。 过敏性休克:罕见,一旦出现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 * 局部反应——静脉炎 走进“DC-CIK”细胞免疫治疗…… * * DC-CIK治疗与传统治疗比较 治疗种类 特 点 手术 1.局部快速切除肿瘤组织,见效快; 2.容易遗漏微小病灶或转移病灶。 放疗 1.局部减少肿瘤负荷,对敏感的肿瘤见效快; 2. 不敏感肿瘤疗效欠缺,容易出现放射性损伤、骨髓抑制。 化疗 1.全身减轻肿瘤负荷,见效快; 2.副作用大,出现脱发、呕吐等,造成免疫系统损伤。 DC-CIK治疗 1. 清除微小病灶和残余肿瘤细胞;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4.无明显毒副作用。 * 肿瘤治疗新方向— 生物免疫治疗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取得重大进展 2011年10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发现者·加拿大---斯坦曼· 获得国际诺贝尔 医学奖。 DC细包介绍 树突状细胞(Dc)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能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在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B细胞(胰腺的胰岛中能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的增殖,活化体液免疫应答。 * * DC细胞免疫治疗的机制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 体外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健康教育和静脉的血栓预防.ppt
- 体位转移技术(相关护理).ppt
-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相关课件.ppt
- 儿科发热患儿的相关护理.ppt
- 儿科病历的书写规范培训.ppt
- 健康素养培训相关课件.ppt
- 供应室追溯信息系统-现场篇课件.ppt
- 供应室-清洗、消毒流程与质量要求课件.ppt
- 修改后内护NS疾病相关护理6-18 李秋平.ppt
- 全麻术后相关护理ppt.ppt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几何体积与表面积在化学反应速率中的作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docx
- 人工智能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docx
- 幼儿园防水安全知识.pptx
- 未成年人礼仪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社会实践中的政治学科学习研究与启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课程中光学原理的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