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十二指肠溃疡教学的查房.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二指肠溃疡教学的查房

病案分析 病史采集 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36岁 主诉:上腹部隐痛不适间作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不定时发作,可自行缓解,无肩背部放射痛,伴嗳气反酸,偶有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咯痰,无呕血黑便,无胸闷心慌,纳食欠佳,夜寐安,二便调。患者初未在意,未规范治疗。近几日来自觉上腹部疼痛不适发作频繁,遂至我院门诊就诊,查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现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上腹部疼痛不适,嗳气反酸,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慌,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咯痰,食纳欠振,夜寐欠安,小便正常,大便调。 病史采集 既往史:有“阑尾炎”手术病史20年;有“肠梗阻”手术病史18年。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其他重大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等过敏。 个人史:出生并长期居住于本地,否认外地久居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放射性物质、粉尘接触史,否认居处阴寒潮湿之弊,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婚配,育有1子,配偶及子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望闻切诊:发育正常,形体中等,营养一般,神清,精神一般,面色如常,语声如常,气息平稳,口中无秽气,舌淡,苔薄白,脉弦。 体格检查 T:36.9℃ P:81次/分 R:16次/分 BP:123/81mmHg 神志清,精神一般,发育正常,形体中等,营养一般,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言语清晰,未闻及异常声音及气味。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外观无异常,双瞳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外观无异常,无异常分泌物,口唇不绀,咽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1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右下腹见约4cm及8cm长手术疤痕,腹平软,未见胃肠型,未及包块,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腹水征(-),肠鸣音4-5次/分。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2015-07-18本院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 入院后查13C呼气试验:阳性 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尿、粪常规大致正常 心电图、胸片均正常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中医:胃脘痛-肝气犯胃证 西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 鉴别诊断: 胃癌、慢性胰腺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等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中医结合辨病辩证,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白芍、川芎、郁金、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理气和中;延胡索加强理气止痛,拟方如下: 柴胡15g 白芍10g 川芎10g 郁金10g 香附10g 陈皮10g 枳壳10g 佛手10g 延胡索10g 甘草5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两次饭后温服 西医给予抑酸护胃、保持胃粘膜、促胃肠动力、抗HP、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胃 痛 什么是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部? 胃脘部——胃居于膈下,指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以上至鸠尾的梯形部位。 脘——指胃腔,分上、中、下三脘。 疼痛的性质? 绞痛、灼痛、闷痛、刺痛、隐痛,常伴食少、腹胀、嗳气、泛酸、嘈杂、甚至恶心、呕吐等症。 胃居于膈下,指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以上至鸠尾的梯形部位 胃脘部系指上、中、下三脘部位。 源流 1.《内经》即载有“胃脘痛”之名,并论述了病位、病因病机、症状及治法。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3.金元以后,开始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4.明清时期,重点论述了胃痛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对胃痛进一步阐发,使胃痛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理论逐渐系统化。 病因病机 内因 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 外因 外感寒、热、湿诸邪犯胃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 病因病机 2.外邪犯胃:以寒邪最易犯胃。 病因病机 3.情志不畅:主要责之于肝脾 病因病机 3.情志不畅:主要责之于肝脾 病因病机 4.脾胃虚弱:主要责之于肝脾 病因病机(小结) 病因:内因—— 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 外因—— 外感寒、热、湿诸邪犯胃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