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单晶片原理与应用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晶片原理与应用分析

單晶片原理與應用 魏兆煌 整理 南台科技大學 電機系 Sep. 2009 微處理機內部架構 微處理機相當是微電腦的CPU,即具有資料處理與計算能力的數位積體電路(LSI或VLSI)。 微處理機內部結構包括 「算術邏輯運算單元(ALU)」, 「暫存器(Register)」, 「控制單元(CU)」, 「內部匯流排(Internal BUS)」。 微處理的基本運作包括「提取指令(Fetch)」,解碼並選擇線路予與執行(Execute)」,即Fetch-and-execute cycle。 微處理機無法單獨執行工作,必須配備記憶體,輸出入埠,電源,與相關的週邊界面等,才具有完整工作能力。 微電腦系統架構 微處理機內部架構圖 微處理機內部架構說明 術邏輯運算單元(ALU):馬蹄型結構,執行算術邏輯運算,資料經由資料匯流排送入輸入埠,結果由輸出埠送回累加器 暫存器(Register):存放微處理機運作過程的暫時資料,如「累加器」;「程式計數器(PC)」;「狀態暫存器或旗標」,「一般資料暫存器」,「記憶體位址暫存器等 控制單元:指揮微處理機運作的邏輯電路。控制單元透過控制匯流排執行指令的提取,解碼,並發出執行指令的訊號 內部匯流排:區分為「資料匯流排」,「位址匯流排」,「控制匯流排」三種匯流排 微電腦與單晶片 將微電腦CPU集成一IC晶片,稱為微處理機(μP) 80年代,由於科技進步與功能需求,微處理機的逐漸朝兩大方向發展 朝具有較寬的資料路徑,系統電路更複雜,指令集功能更強大方向發展,應用在通用型電腦主機上,如Pentium系列晶片。 朝向高度整合系統發展,結合μP 、記憶體、輸出入埠於同一晶片上,形成單晶片,又稱微控制器。應用在工業控制與家電產品上,以8051系列晶片最具經典代表。 微處理機基本特性 字語長度:處理資料的基本長度,如8位元、16位元、32位元…。 可定址空間: 決定可存取外部記憶體與I/O埠的數量。 執行速度:「提取指令-執行指令」時間,由振盪電路提供(Clock)。 暫存器:暫存器寬度、數量、型式。 指令集:指令是執行微處理機動作的機械控制碼。 定址方式:程式中存取記憶體資料的方式。 輸出入埠:微處理機與外界週邊界面溝通並交換資料的埠口。 系統與週邊界面的支援功能:如計時/計數功能,中斷控制、串列通訊UART功能,數位類比訊號輸出入(ADC、DAC),看門狗(WDT) ,省電低耗功能。 單晶片的發展 第一代單晶片: 1976年, Intel公司首先發展單晶片結構模式的專用型CPU,以MCS-48為代表。 第二代單晶片:1978年, Intel公司的MCS-51 ,提昇功能包括16位元的定址空間,串列通訊UART功能,特殊功能暫存器(SFR)的集中管理模式,具重要地位的單晶片系列。 第三代單晶片: 1982年,外部介面電路增強,滿足測控功能與更便捷的程式儲放與修改,ADC、DAC,高速I/O埠,WDT(看門狗),FlashROM..等。如ATMEL的89C51。RISC的PIC。 第四代單晶片: 1990年至今,市場針對不同需求,發展各具特色單晶片,如以89C51為核心的單晶片,AVR與ARM新一代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 ,讓單晶片的應用由工業控制、玩具家電,朝向數位行動通訊方向發展。 單晶片未來驅勢 主流機型發展: 8位元為主流機型 ;高功能32位元晶片(ARM)後勢看好。 全面CMOS化:提供低功率低耗晶片。 RISC興起,採單一指令週期,實現流水管線操作,提昇執行速度。 專用型單晶片的發展:採用模組化的快速設計與IC製程,針對產品需求設計,做最大限度簡化系統結構,提昇資源利用效率。 OTPROM降低成本: FlashROM可重複燒洗,提高程式修改次數。 ISP發展環境:實現程式線上串列下載,促使系統模擬發展重新興起。 系統軟體嵌入:大幅提昇單晶片性能。如即時作業系統RTOS;常用副程式與函式庫;或系統診斷與管理軟體嵌入。 推動串列擴充匯流排:採用串列埠,減少接腳數,簡化系統結構。常見串列傳輸包括,移位暫存器埠、I2C 匯流排、SPI、1-Wire、Microwire 等。 80C51核心單晶片 INTEL公司公開80C51核心技術,全球知名公司,飛利浦、Dallas、 Simens、ATMEL、華邦等、以80C51為核心開發的許多各具特色的單晶片系列,這些具有相同核心的單晶片統稱為80C51系列。 80C51核心不變性:實現指令不變,匯流排不變,封裝接腳不變,有更佳的相容性。 速度的擴充:提供多種時脈,最高可達40MHZ。 在記憶體上的擴充:擴展OTPROM,FlashROM。在ROM擴充達64KB。RAM擴展達1024Byte等。 基本功能擴充:增加計時/計數與中斷源數量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