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HYA-综合预案
一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对本矿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事件或灾难,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和事态的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制定XX煤电有限责任公司XXX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4、《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规定》;
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8、《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1.3适用范围
1.3.1本应急预案适用区域范围
XXX煤矿井下发生的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炸药爆炸、冒顶或片帮、运输与提升、机电、水灾、火灾等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应急救援、辅助系统及地面范围内发生各类事故后的应急救援。
1.4应急预案体系
1.4.1本矿应急救援系统为: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二)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培训和演练
(四)应急救援行动
(五)现场清理和净化
(六)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1.4.2本应急救援预案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安全生产事故救援总预案,是针对我矿可能发生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救援方案,主要阐述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和程序,作为XXX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总体指导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二是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主要针对我矿某种特有或具体的事故、事件或出现其它紧急情况,应急而制定的救援预案。即《XXX煤矿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井下火灾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电力突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XXX煤矿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XXX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炸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XXX煤矿突发卫生公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信息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煤矿瓦斯抽放管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15个专项应急子预案组成,是我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的具体专项救援方案。
三是现场处置方案,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事故类别,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1.5应急工作原则
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与员工的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5.2反应迅速
救援工作中,一定要迅速高效,能战斗,善于战斗。
1.5.3措施科学
制定科学严谨的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5.4救援有序
在救援过程中,分清先后主次、得失,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2事故风险描述
2.1矿井概况
2.1.1位置、交通
XXX井田位于XX煤田东北边缘,XXX省XXX市境内,XXX矿区南西。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2o22ˊ00,北纬38o53ˊ00。
XXX井田距北同蒲铁路XXX站南420、西3、9Km处,有运煤铁路专用线与XX站相接,X石(XX至石X沟)铁路及公路穿过井田中部,经XX站北可通XX、XX。东经XX直达北京,南达XX——XX——XX,交通极为便利。
2.1.2地形、地势
井田位于XX山系与云中山脉交汇处的XX山北西麓的狭长地带。地势为两个单面山构成的不对称的“V”形谷,北西向阳坡陡,山高谷深,南东背阳坡缓,黄土掩盖甚广,植被稀少,树枝状冲沟发育,地貌较为复杂。区内最高点为井田最北部,标高1670m,最低为井田中部阳武河床,标高为1300m,相对高差370m。
2.1.3矿井开采现状
XXX煤矿于19XX年7月开始建井,原设计生产能力为X0万吨,平峒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1XXX年停建,19XX年续建,19XX年10月局部投产,19XX年达到设计能力,产煤60万吨。19XX年被原煤炭部列为改扩建项目,立井开拓方式,设计能力为150万吨,改扩建工程于19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