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版 朱炳成主编)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习题3-2解答 习题3-4解答 习题3-5解答 习题3-8讲解 习题3-9讲解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偏离平推流的情况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偏离全混流的情况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流动状况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 由物料粒子的停留时间不同所造成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 物料衡算方程 习题3-11解答 解: 对于CSTR: 对于PFR: 由于PFR中的选择率沿不同管截面而发生变化,其总选择率应为瞬时选择率的积分: 证毕。 习题3-12解答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基元反应 L为目的产物,已知 ,求L的最大收率及最优 接触时间。 解: 根据 同11题一样,求L的最大浓度。 数学知识:一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的通解为 则该反应的最佳时间为: CL存在极大值的必要条件是: CL的最大浓度为: 习题3-13解答 CSTR 求定状的反应温度和转化率。 解: 根据QR和QC方程确定定态点 935.45 分别作T~QR、QC1 QC2、QC3曲线,有 5个交点,其中是稳 态操作点2个,分别 为Q1=187.09,和 Q2=935.45;对应温 度分别为: T1=310K T2=345K 187.09 3、为什么将流动模型中的“混合”称为“返混”? 1 2 4 5 6 10 11 7 3 9 8 15 13 12 1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30 有序 无序 1~30 物料粒子从出口流出状况 ① 先流入的物料粒子 不一定先流出 ② 同时流入的物料粒 子不一定同时流出 ③ 物料粒子在反应器 内的停留时间各不 相同 反应器内的混合——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粒子间 的混合,称之为返混。 停留时间 ——①物料粒子从反应进口算起,到出口为 止所耗费的时间; ②物料粒子的标签,以区别物料在反应 器内反应时间的不同; ③描述物料粒子在反应器内返混程度强 弱的一个参量。 思考:如果停留时间等于平均停留时间的物料粒子 越多说明该反应器内返混程度是强还是弱?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物料粒子: ② 反应物料的最小构成单元; ① 认识反应物料的一种概念模型; ③ 既不属于微观粒子,也不属于宏观颗粒; ④ 等同于流体质点假说; ⑤ 其大小与原子、分子相比,是一个很大 的集合体,但与宏观颗粒相比,是一个 微不足道的微小单元。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流动模型 1、理想置换——活塞流模型 2、理想混合——全混流模型 同一截面上组成、温度、 流速、密度等均匀一致。 不存在任何“返混”现象 反应器内均匀一致,浓度、 温度等参数与出口浓度相等。 达到最大程度的“返混”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理想流动反应器: 物料的流动状况具有理想流动模型特征的反应器 称为理想流动反应器。 间 歇 反应 器 活塞流反应器 全混流反应器 ——无返混,物料粒子同进同出。 ——无返混,物料粒子同进同出。 ——返混程度极大,不同停留时 间的物料粒子混合均匀。 (BSTR) (PFR) (CSTR) 连续流动反应器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没有混合 (BSTR) (PFR) (CSTR) (平推流反应器) 间 歇 反应 器 活塞流反应器 全混流反应器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思考题:试比较混合与返混的区别。 混合 返混 *不同外观特征的个体 混和在一起的过程 *不同停留时间的个体 混和在一起的过程 *仅仅是空间位置的搅 混过程 *不仅是空间位置的搅 混过程,而且是时间 顺序的搅混 (BSTR) 有混合 无返混 第一节 理想流动模型概述 漩涡运动:涡流、湍动、碰撞填料 截面上流速不均匀 沟流、短路:填料或催化剂装填不均匀 死角 短路 搅拌造成的再循环 短路、沟流 停留时间减少 转化率降低 死区、再循环 停留时间过长 A+B→P:有效反应体积减少 A+B→P→S 产物P减少 → 停留时间的不均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 反应动力学特性+反应器的流动特征+传递特性 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 最大反应效果+反应器的操作稳定性进口物料的配 比、流量、反应温度、压力和最终转化率 计算所需反应器体积 规定任务+反应器结构和尺寸的优化 某组分流入量=某组分流出量+某组分反应消耗量+某组分累积量 流入 流出 √ √ √ √ 非稳态 0 √ √ √ 整个反应器 全混釜(稳态) 0 √ √ √ 微元长度 平推流(稳态) √ √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