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联系必然要出现许多新变化,生活中的摩擦、矛盾和纠纷也会日益增多。人们在几乎每一个生活领域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面临一些法律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每个人都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准绳,依法律己、依法做事,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实把握发展的机会,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课标内容
本专题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没有的,是编写教材时新增加的。这是因为,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和审读专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认为,作为高中学生,应当掌握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本专题的编写思路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阐述法的本质、产生、发展和作用等问题,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的有关问题。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基本要求 1.了解法的本质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2.知道法的基本特征。
3.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点和作用。 发展要求 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说明 1.不作拓展的内容:
制定、认可的含义。
2.不作要求的内容:
①法的产生和四种类型。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法的有关论述。
③社会规范、法律实施、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的含义。
④人类运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大体过程。 第二框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基本要求 1.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
2.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3.知道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4.懂得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 发展要求 说明 1.不作拓展的内容:
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具体要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2.不作要求的内容:
①法律体系的含义。
②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
③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含义。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2课时,每框题1课时。
2.教学方法:
(1)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法: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教师可以从古汉语中“法”字的写法和西方的正义女神为题材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法的性质和公平、正义的问题,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在当代中国,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
第二目题“法:国家制定和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提供的《说文解字注》中对“法”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利用课文提供的两则材料,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来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谈谈我国的法在各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2)第二框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目题“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重点把握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懂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目题“有法可依: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说我国有哪些具体的法律?然后结合课文简要归纳我国的法律体系。知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知道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核心、统帅地位。
第三目题“依法办事: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可以利用课文设计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说明权利和义务的不可分割性,同时引导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自己或发生在身边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事例,通过自我剖析或小组讨论来提高对权利和义务统一性的认识。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一、课标内容
引述人身权、财产权的有关法规及其具体表现,解析城乡生活中维护各项民事权利的典型案例。列举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护权利、承担责任的事例,说明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享有的合法权利。
二、教学要求
第一框题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基本要求 1.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明确实现民事权利的要求。
3.了解违反义务须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方式。
4.知道法律规定的追究民事责任的诉讼时效。 发展要求 说明 不作要求的内容:
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 第二框题 积极维护人身权
基本要求 1.了解生命健康权及侵权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2.知道姓名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学课件.ppt
- 《编织乐园》.ppt
- 《自上而下的改革》课件.ppt
- 《编纸条》课件.ppt
- 《苏幕遮_碧云天》(范仲淹).ppt
- 《苏州园林》(审定稿).ppt
- 《荷塘月色》 朱自清.ppt
- 《落日》课堂定稿.ppt
-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参考课件1.ppt
- 《荆轲刺秦王》最后上课版ppt.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