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名师导学】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t

【名师导学】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导学】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C A D A A A A 影响因素 很重要 比较 重要 一般 不太 重要 重要程 度得分 原材料 价格上涨 12 16 4 2 81.8 劳动力 成本上涨 26 8 2 0 98.8 其他 成本上升 6 12 7 9 66.2 管理 费用上升 4 10 9 11 69.1 C C D 城市群 土地面积 (万km2) 常住人 口(万) 非农业人口 比重(%) 生产总值 (GDP,亿元) 进出口 总额/GDP (%) 长三角 11 9 749 65 46 862 1.13 珠三角 2.5 4 492 77 25 416 1.78 珠三角 长三角 * ① 第六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质量(内涵发展)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② ③ ① 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成就 条件 优势 成就 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为邻 ①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外 贸出口基地 ②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自 然 条 件 地形 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气候 热量丰富,降水充沛 水源 河流纵横交错,水源充足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人口与 城市 劳动力丰富,城市密集 历史 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在此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国家 改革 开放 政策 198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劳动密集型型产业发展迅速 ④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⑤以外贸为导向,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⑥金融、商贸、旅游、房地产、通信等第三产业发达 交通 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 对外 联系 对外联系方便,信息来源快、广 技术 技术先进,便于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著名 侨乡 投资、招商引资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国 的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存在问题 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 大量占 用耕地 ①土地开发过热;②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③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 ①优化产业结构;②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③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使企业在园区内集中布局 城镇和工业过度 密集 ①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②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分工与合作;③基础设施建设过大,重复建设突出;④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⑤城市规划与管理严重滞后 ①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②确保理想的城镇空间发展形态;③保证适度规模;④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⑤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 环境污染严重 ①人口剧增,能源、交通、工矿企业发展迅速;②“三废”大量排放,但处理量小;③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工程”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①产业基础薄弱,对外引资投入下降;②市场腹地狭小,产业升级困难 发展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地区产业升级 C B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苏南 20.52 17.44 30.23 40.53 32.23 21.84 苏中 6.91 8.98 25.96 42.64 29.97 31.87 苏北 8.42 13.60 7.32 23.52 25.77 27.23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01—2005 均值 2006—2010均值 苏南 25.19 15.78 2.12 19.00 27.92 16.5 苏中 32.61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