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汽自动化及总线技术应用(CC-link)的现状130430
* * 一汽自动化及总线技术应用(CC-link)的现状 2013.5.8 一、一汽概况 二、一汽设备自动化技术发展情况 三、一汽主流自动化产品分布情况 四、总线系统的应用情况 五、三菱自动化产品应用及表现 六、CC-link应用案例 一、一汽概况 一汽现有职能部门18个,全资子公司28个、控股子公司18个。主营业务板块按领域划分为:研发、乘用车、商用车、毛坯零部件、辅助和衍生经济等六大体系。现有员工13万余人。 自主研发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卡车、轿车、轻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拥有解放、红旗、奔腾、夏利、威志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 2012年,一汽集团销售突破264.6万辆,其中,一汽大众产销突破130万辆、一汽丰田销售49.55万辆。 从一汽发展的轨迹来看,国内消费是诱因,产品研发是主导,体制改革是推力,而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则成为公司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一汽设备自动化技术发展情况 一汽几十年来,作为国家汽车制造业的摇篮,一直站在制造技术创新的前沿。一汽建厂六十年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人才,并形成了成熟的高新技术应用能力及基础开发能力。 自动化技术在一汽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继电器逻辑时代:70年代前,一汽基本上是以继电器控制技术为主,最长役龄的设备是53年建厂时,55年前后投产服役的,一直用到90年代初。最大复杂系数的设备是组合机、长城机床厂的仿形车床,大致在30左右。 顺序逻辑时代: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十多年,顺序逻辑曾经受到一汽技术人员的追捧,并应用顺序逻辑改造了 部分控制系统老旧,且逻辑比较复杂的设备。这个时期的一个特点是,半导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在一汽逐步形成热潮,并培养出一批精于电子技术维修的人才。 PLC技术兴起:1983-1984年前后,在STD总线高调进入市场的同时,一汽以发动机厂、底盘厂为先导,率先开始引进PLC技术,主要机型为三菱公司的F系列、西门子的S-115、OMRON C系列等。在十来年的时间内,该技术迅速发展并遍地开花,几乎所有复杂系数超过10的设备,全部被一汽维修人员自主改造。 这期间,培养了大批的PLC技术人才,PLC技术成为一汽集团设备领域的维修入门技能。在这个时期内,集团还自主开发出两款PLC:即发动机厂的YQ-40和机动处的JD-40,验证了集团强有力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数控技术时代:一汽引进数控技术大致在1986年,那时一汽变速箱、发动机、底盘厂等作为先行者,率先应用了我国首批数控产品——北京密云研究所的FANUC-3T系统及自主开发产品BS03A系统。以后,陆续以日本法那克、德国西门子系统为主导,不断引进和改造了大批数控设备、加工中心。至今为止,部分子公司发动机生产以加工中心为主体设备,形成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为汽车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奠定了设备技术基础。 作为数控技术的延伸,机器人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整车制造中来。以FCC二工厂为例,就应用了200多台机器人用于车身焊接,机器人还广泛被用于涂胶、喷漆、搬运等领域中。 基于高速切削技术的加工中心生产线 网络技术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以启明公司为依托,一汽逐步在集团开始兴起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现场MES系统、质量控制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网络办公系统、安东系统等各种应用网络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领域,并有计划地在集团公司内实现ERP系统普及联网。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承载一汽生产高速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同一时代的设备底层控制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那就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工业现场总线技术,代表性的品牌有日本三菱公司CC-Link、美国AB公司DeviceNet、德国西门子公司Profibus、瑞士菲尼克斯公司InterBus等,成为设备底层的主导交互载体。 整体工厂阶段:这个阶段代表了目前设备技术的最高水平,大致有如下特征:1、新工厂设计能力普遍不低于20万辆/年,具备高产能的特点,且一次投入大,达几亿到几十亿。2、工厂各大工艺总体设计,各工序全面兼顾,实现工序之间的内在无缝衔接,大幅度地提升制造质量。3、柔性化生产线,使产品更新换代改造周期大为缩短。4、信息技术(网络、总线等)成为设备技术基础载体,信息实时传递,通过中央控制室监视、控制、追溯、管理。5、车型混流生产。应用物联网技术,车型全程混流生产做到井然有序,不出错误。6、精益生产。生产组织、物流配送等以最经济的在制品储备完成生产全过程。 继电器逻辑 顺序逻辑 PLC技术 数控技术 网络技术 整体工厂 继电器、硬线逻辑 半导体电子技术 PLC、变频器、位置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医务科督导检查表.pdf
- 超声科质控案例培训课件.pptx
- 2021-2022学年上海市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英语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VIP
- 建設分野特定技能2号評価試験练习题5.doc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宁夏B卷).pdf VIP
- CATL安全作业试题及答案.doc
- 杜云生:绝对成交话术、顾客十大借口、电话营销话术.ppt
- 2024年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名校卷).docx VIP
- 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名校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