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1认识与实践.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认识与实践

(转引自【美】杰拉尔德·温伯格《系统化思维导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闲暇中的精神创造。 认识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生活提出了认识的要求。 对食物的追求是最基本的生命动力。 置身一望无际的大海,如何确立自己的方向? 战争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从冷兵器时代到核武器时代。 2)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中提出的认识问题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解决。 实践创造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3)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的认识发源于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 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各有弊病。 3 从认识到实践 1 理论产生于实践。 2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改造世界,才能实现其目的。 3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马克思 理论帮助人认识、把握和超越现实。 反对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脱离生活实践空谈理论,甚至只是自娱自乐或者是符号游戏。 脱离生活现实的知识是“死的知识”。将死的知识变为“活的知识”,需要让思想走进生活去检验和发展。 经验主义停留于感性经验之上,不看重理论,行动容易盲目。“盲目的行动”变为理性的行动,需要更多的思想和理论的支持。 认识运动的反复和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一次完成的。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认识与实践矛盾的无限的过程。 三、主体的能动性与认识的有限性 1 主体与客体 实践: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 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价值关系:主体追求客体的价值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2 主体的生成 “认识你自己”,文明的诞生表现为主体的觉醒。 文明和制度的演进也压抑扭曲了人的主体性:上帝,君王,圣贤,这些“超凡魅力”人物才是认识主体。 个人,是否需要、能否成为真正的主体? 认识的断裂 人类精神生命的成长,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浑沌和几千年的蒙昧之后,才走向了自觉与自立。 一个人的成长也需要经历精神的“断奶” 。 整理苹果箱 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经觉察到,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见当成真的加以接受。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作为我的信念,我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见一齐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 ——笛卡尔:《第一哲学的沉思》 所拥有的知识多少是可靠的、确证的? 从感觉得来的经验,从书本得到的知识,从社会得到的价值,是否经过理性的审查? 书本、课堂和他人的知识和价值,都需要重新审视。 认识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条:在不清楚明白知道某件事为真之前,就绝对不要接受它。换言之,即谨慎地避免卤莽和偏见,并除了那呈现在我的理性之中既极清晰明了,而又毫无怀疑余地的事物之外,不作任何其它的判断。 ——笛卡尔:《方法论》 人—主体性的觉醒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最初结论:我存在。(人的发现) 扩展结论:我作为一个思想物存在。(思想是人的主体性的根本特征) 增生结论:思想物进行怀疑,肯定,否定,理解,意愿,感知 最后结论:理智是自我(心灵)的本质特征。 成为真正的认识主体 未知、不确定的世界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未知世界,充满不确定性,风险和危机。 神灵给我们创造了许多惊奇:期待之事不能实现,通向意外之事的道路被开通。 ——欧里庇得斯 认识的边界? 知识 我们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人为自然立法。 “我必须贬(扬弃)知识,以便给信仰留出地盘。” (康德) 20世纪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关于认识的有限性的定理,它们既涉及理性推理,又涉及行动。 ——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好为人师者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观开始,从那里进到经验,而以理念结束。 一切在思辨运用中的理性凭借这些要素都永远也不能超出可能经验的领域之外。 ——康德 “过去几十年间的大部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我都认识,他们中很少考第一名的,绝大部分都在5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