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酉阳杂俎》事考
摘 要:《酉阳杂俎》虽冠以志怪之名,且文中有诸多荒诞不稽之故事,但是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作者观点,而作者因身处的社会环境又使得其作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书中提及的婚俗似可印证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婚俗;而唐代食鲤、?的风尚亦似乎暗藏着当时制度因素。
关键词:《酉阳杂组》;婚俗;?鲤风尚
《酉阳杂俎》前集二十卷、续集十卷,是一部“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的文史笔记,其在文学、史学、医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仙佛人鬼、世间奇鸟、珍兽、异植,诚如南宋嘉定十六年刊本邓复序中言“考其论撰,盖有书生终身之所不能及者,信乎其为博矣”!
此书作者段成式,字柯古,一说临淄人。成式“博学精敏,文章冠于一时,著书甚众,《酉阳杂俎》最传于世”。
本文所依据的《酉阳杂俎》是以明代万历年间赵琦美等刊定的赵氏脉望馆本为底本。感于段书虽名为荒诞不经,但却包罗唐世万象,藉此,认为《酉阳杂俎》书中包含有诸多当时真实风情面貌,值得探讨。
1 《杂俎》中婚俗与《孔雀东南飞》事考
《酉阳杂俎》中记载唐代“婚礼纳彩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九事皆有词。胶、漆,取其固;绵絮取其调柔;蒲、苇为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双石,义在两固也。” [1]
最早关于蒲苇性质描写在《荀子》中,曰“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 [2]《礼记正义》中有“蒲苇之属,此时柔刃,可取作器物也。” [3]之后,最为不同的记载,则是南北朝中形容夫妻关系《孔雀东南飞》,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及“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4]。其将夫妻之间形容为磐石与蒲苇,磐石坚固,蒲苇则柔韧可屈可伸,与《杂俎》中蒲苇、双石的含义相合。
唐代之际就已经在婚俗的纳彩中使用蒲、苇作为象征,那在唐之前的汉魏晋南北朝是否就已经有呢?
《孔雀东南飞》收录于《玉台新咏》,基本被认为是汉末作品。汉末时候即已用蒲苇来比喻夫妻关系,但这似乎并不能说明这个时候就已经将蒲苇用于婚俗纳彩中。据《孔雀东南飞》中有关嫁妆等物品的描述。刘兰芝自述说“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但是却无奈“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5]。结合当时其与婆家的关系,这些物品极有可能就是刘兰芝自己带进来的陪嫁品。再有,刘兰芝被遣送回家后答应与太守子成亲后,太守所送的聘礼有“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6]。六礼中均没有提及纳彩中的蒲苇。事实上,在汉代时期,纳彩贽品一般会用雁,取义于这种鸿雁候时而动,顺乎阴阳往来,飞行“渐进有序”的自然属以及用大雁春来秋往而有信义来象征夫妇之间的信用。1
但东汉的郑众说“其礼物,凡三十种”,有玄?c、羊、雁、清酒、白酒、粳米、稷米、蒲、苇、卷柏、嘉禾、长命缕、胶、漆、五色丝……蒲众多性柔,苇柔韧之久,卷柏屈卷附生,嘉禾颁禄,长命缕缝衣延寿,胶能合异类,漆内外光好,五色丝章采屈伸不穷……。2
据此,唐代的纳彩中包含蒲苇自然是沿袭汉礼。《孔雀东南飞》中没有明确说纳彩中包含蒲苇等物,但是刘、焦二人却用蒲苇、磐石作为二人感情的凭证。反推,刘、焦二人在结亲时曾以蒲苇作为纳彩,象征二人感情是可能的。由此汉代就已经将蒲苇定位纳彩是可信的。
魏晋南北朝以来,婚俗中的六礼格式没有变化,但是在礼物上却有诸多变化,南北各朝规定都略有不同,且并无定制。但是基本是延续汉以来的传统。《酉阳杂俎》中描写唐代女子结婚时纳彩包含蒲、苇等九项,基本体现了当时民间习俗。然而郑众描述的是汉代百官间的婚制规模,很难说当时汉代民间会一应俱全的照搬。如果说民间会效仿倒不无可能。而唐代民间广泛留存?@种类似的婚俗,应是百年来的风俗传承。由是,魏晋南北朝之际因战乱而世家大族迁徙,这类风俗由贵族阶层逐渐的向民间普及,自是必然。唐代民间的这类风俗即是这种过渡的产物。
《孔雀东南飞》这一文学作品,反映的不仅是上层的趣味,其代表的也是民间世俗的趣向。文中暗含的各种婚俗规格既是上层的普遍行为,也体现了当时民间俗习。蒲、苇在文中被用来象征刘、焦二人感情,除了是一种文学修辞,也是一种世俗的心理认同的反射。
2 ?、鲤之背后
古代就有丰富的食鱼文化,特别是唐代人的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鲤”与“李”谐音,唐开元年间前后两次下令禁止捕食鲤鱼。“(三年)二月,禁断天下?癫独鹩恪? [7],再如“(十九年春正月)己卯,禁?癫独鹩恪? [8]。频繁的禁断反而显现出当时人们食鲤的普遍以及禁断无用。在传世的唐代文学作品中亦处处可觅描写食鲤的现象。
文档评论(0)